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在生态岛上海崇明的东滩湿地,曾经的“捕手”金伟国口衔着一枚哨子,一些鸟儿听到哨响后便乖乖飞来落下。
金伟国是崇明区陈家镇八滧村村民,那里不远处就是总面积241.55平方公里的东滩湿地,生长着一望无际的芦苇,候鸟在这里短暂安家歇息。
清晨起飞,傍晚归巢,呼朋唤友,鸟儿都要鸣叫,鸟语比人们想象得要丰富得多。金伟国家世代以捕鸟为生,他3岁就跟着爷爷和爸爸下滩捕鸟,10岁时就能用竹哨模仿20多种鸟的鸣叫。14岁时,他开始独立捕鸟。只要听到鸟鸣或者看到鸟儿飞过,竹哨一吹,鸟儿就能落入他的手中,他被称作“金哨子”。一只鸟能卖30元到50元,金伟国生活过得很滋润。
但到上世纪90年代时,东滩的候鸟明显减少了,即使是金伟国这样的捕鸟能手,每天捕到的鸟也寥寥无几。金伟国意识到猎捕鸟儿就是在破坏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他有了将捕鸟一技之长用于爱鸟护鸟的念头。同行不解,他就反复劝大家和他一样早日改行。在他的带动下,专业捕猎者纷纷不再捕鸟了。
1998年,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成立,这里成了鸟类研究基地。要掌握鸟类迁徙途径、活动规律,最主要的是将野生鸟类捕捉后,套上人工制作的标有唯一编码的脚环、颈环、翅环、翅旗等标志物,再放归野外。
但是,捕捉鸟儿可难住了研究人员,每天捕到的鸟少得可怜,还都很小,不符合科研要求。这时,保护区党支部书记张玉涛想到了金伟国。金伟国一口答应下来,尽管那时他只是个临时工,收入很少。
2004年,他成了保护区的正式员工。近20年里,金伟国的任务就是守护长空精灵。每年3月份至5月份、7月份至9月份,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候鸟纷纷到东滩安家,金伟国每天清早就出门在滩涂里行走忙碌。
长年在湿地巡逻,是金伟国的主要工作。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每天都要绕着大堤巡视三四个小时。有时,还要在泥泞的湿地中走上一个多小时,走到湿地中央的小木屋里孤独地待上三天,只为守护那些鸟儿。
随着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步伐的加快,环境治理和保护使得东滩的鸟儿越来越多了,老金心里特别高兴。“鸟哨行动”志愿者服务队是金伟国发起的陈家镇重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他也是东滩鸟类保护区志愿者队的志愿者。如今,金伟国的团队已有25名志愿者,长期宣传湿地保护和鸟文化。金伟国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