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5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厦门:
垃圾减量 洁净家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志伟

右上图 厦门市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人在操作仪器抓运垃圾进焚烧炉燃烧发电。厦门目前日产各类垃圾5000余吨,其中约1800余吨被用来焚烧发电,2600余吨被压缩填埋,剩下600余吨厨余垃圾被进行生物质能转换再生利用。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左下图 厦门市海沧区海发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为居民查看“智慧环卫绿卡”积分信息。本报记者 薛志伟摄

61岁的苏永顺去年已经退休,但现在每天还是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厦门市海沧区海发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

每天上午7点半到8点半、晚上7点到8点这两个时段,苏永顺都会站在天湖城小区的一处垃圾投放点进行垃圾分类督查,其它时间则会不定期进行督导。

激励机制助分类

4月11日上午,苏永顺正在他负责的垃圾投放点进行督导。只见他手中握着一个黑色的扫描仪器——手持终端机,一旦看见居民下楼扔垃圾,他就上前对垃圾袋中的垃圾进行确认,查看分类是否正确。

这时,一位住户提着两袋垃圾走到垃圾分类投放处,苏永顺走上前去,打开垃圾袋检查了一下,确认垃圾分类正确。他用手持终端机扫描袋子上的二维码后,将垃圾袋分别投入了对应的垃圾桶。然后,这位居民拿出自己的“智慧环卫绿卡”,放到苏永顺手中的手持终端机上刷了一下。

“居民垃圾分类正确并投入对应的垃圾桶后,可以获得相应积分,并可兑换相应奖品。”苏永顺说。

接下来,苏永顺将手持终端机扫描二维码后获取的用户信息进行点击确认,将数据回传到后台。“二维码上有居民的相关信息,可以知道这袋垃圾是由哪户居民投放的。后台就可以了解到居民领取垃圾袋与实际投放的使用比例,方便垃圾分类督导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入户指导,保证分类正确无误。”苏永顺说。

海发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陈小娟告诉记者,天湖城小区是厦门市最大的小区,也是厦门市首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该小区共18栋楼,35个梯次,3000多户居民,每个梯次下都有一处垃圾分类投放点,投放点共放置了3种颜色的垃圾箱,分别盛放不同种类的垃圾。在小区主要进出口还多了一个红色的垃圾箱,盛放电池等有害垃圾。

“社区为居民办理了智慧环卫绿卡,进行垃圾分类积分。日前,督导系统进行了升级,采取‘一户一袋一码’的方式,为每户家庭发放带有二维码的分类垃圾袋,与分类桶颜色一致。二维码与居民家庭信息绑定。”陈小娟说。

宣传共建见实效

作为2000年全国首批8个垃圾分类收集示范市之一,厦门市已经摸索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厦门市以天湖城小区为试点,采取了源头分类、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完善垃圾分类全流程作业体系。”垃圾分类指导员黄丹樨说。

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前期,社区意识到只有依靠群众力量,实现居民自治督导,才能更好地推动垃圾分类。因此,社区专门配备了垃圾分类指导员,又招募了以社区工作者、小区业主为主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并组织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及督导员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培训。通过区环卫处集中业务培训后,垃圾分类督导员持证上岗,走家入户,将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宣传品送到每家每户,进行宣传引导。除了入户宣传外,在小区内已有的宣传栏、灯杆、电梯等基础设施上,也张贴有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图。天湖城小区内还设置了一座环保小教室,作为科普宣传教育基地。

同时,海发社区与社区幼儿园、学校共建,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宣传,从娃娃抓起,带动家长和家庭共同参与。社区还结合社区书院教育活动,为小区居民开办环保课程等。

居民钟云女士告诉记者:“以前没有进行分类的时候,垃圾桶四周都堆满了垃圾袋,总能闻到异味。经过宣传,大家知道垃圾分类于己于人都是好事,也自觉遵守。有时候看见小孩子扔错了,家长也会教他重新分好。”

“入户宣传大家很配合,由于我们本身也是小区居民,更有说服力。这样的宣传方式不是一种监督,而是潜移默化的培养。”苏永顺说。

减量效果明显

厦门海沧市政建设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李光军告诉记者,天湖城小区的垃圾分类采取四分类做法,即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并在小区内设立垃圾分类中转点。区财政出资新增电动垃圾收运车10部、分类垃圾桶140个;还提供室内厨余垃圾桶3200个,已根据分类工作开展情况陆续移交物业公司并统一发放至居民手中。社区、物业、城建集团设立专职工作人员,建立每日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物业分类收运—城建集团分类转运—指定的末端处理厂进行分类处置的收运体系。并辅助开展环保酵素推广、厨房垃圾种菜等活动,固化垃圾分类全流程收转运模式。

“社区垃圾由业主自行分类后,投入至小区分类垃圾桶,由物业公司统一收运至垃圾分类中转点,再由城建集团统一转运至指定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天实施2次收运,天湖试点小区已累计收运厨余垃圾23816桶次。”李光军说。

李光军还介绍,天湖城小区每周还设立“资源回收日”活动,由城建集团、社区、义工组织相互配合开展资源回收活动。小区主要进出口的有害垃圾桶由小区物业安保人员配合进行监管,由城建集团实行定期回收。

“天湖城小区垃圾分类示范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居民知晓率提高,分类行为逐步规范。”李光军说,大多数居民树立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的理念,积分奖励也调动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从源头上保证了垃圾分类的效果。

厦门市市政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天湖城示范小区的实施效果来看,垃圾分类对垃圾减量的效果非常明显。以1个万人小区为例,目前日均产生生活垃圾10吨,未实行垃圾分类以前,生活垃圾最终采取焚烧或填埋的方式来处理,其中填埋占60%,不仅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实行垃圾分类后,经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后,进入末端处置的生活垃圾减少了40%。通过推行垃圾分类,市民环保意识得到增强,卫生习惯逐步转变,小区环境明显改观,生活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氛围日益浓厚,有力推动了文明创建再提升工作。

“厦门市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后,按照岛内日产生活垃圾2700吨计算,垃圾可减量1000吨左右,减量效果非常明显。对于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集的城市而言,其环境效益非常可观,节能减排效果也非常明显。”市政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厦门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有30个、试点学校44个。今年6月份,厦门市将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岛外各区也将在年底逐步推行。全市将抓紧配套后端分类设施设备,保证分类收集的垃圾分类转运、分类处理,切实提高垃圾分类的质量和效益。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