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青团+互联网的时代担当
——“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建设两周年纪实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吴佳佳

两年前的4月28日,“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正式上线,肩负着共青团+互联网的重要使命从此扬帆起航。“青年的需求,我们的追求”已深植于每一位团干部的血脉。

青年在哪里、青年想什么、青年有什么困难、团组织能帮他们做些什么……这些紧迫问题必须回答。“眼下团组织和团干部的最大问题是离青年太远,不深入青年,不了解青年,不会和青年聊天,不能解决青年的困惑。”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直面问题,一针见血。

“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是当代青年最鲜明的特征,一个打破层级、地域、组织限制,直接联系、直接服务、直接引领青年的“青年之声”平台应运而生。

做好共青团工作,必须找得到青年身影。在线上,“青年之声”5800多个终端依次建成,平台累计访问人次超过百亿,提问2000多万条,回复千万余条。

做好共青团工作,必须抓得住青年需求。在线下,团中央本级20个服务体系相谐相生,全国1.3万个服务联盟遥相呼应,200多万名专家群贤毕至,22万余场主题活动异彩纷呈,覆盖青年7000多万人次。

两年来,“青年之声”实现了与共青团工作的全面对接,大大提高了工作运转效率。“青年之声”与“青年之家”资源共享,联动呼应,形成了共青团O2O新模式;服务联盟将共青团资源动员方式变为互联网环境下的协同“众筹”;“青年之声”架起了互动桥梁,团干部和专家在这里对话青年、读懂青年。

1月20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团县委副书记王谭俐像往常一样打开“青年之声”页面。一个惊喜迎面而来,她之前在“青年之声”平台上提出的关于从严治团的问题,得到了秦宜智的回复。“这一回复既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又是前行的动力,更是共青团组织直抵人心的力量与温度。”王谭俐说。

突破壁垒、直面青年,打破层级、解惑基层,改变方式、转变作风……“不做青年‘官’,要做青年友。”从团中央书记处同志到各级团组织负责人,从机关到基层,团干部和专家们与青年们键对键交流、心贴心互动。

“西部计划政策保障有力,管理机制科学,工作体制完善,考核监督严格,项目实施成效显著,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提高,有效避免了‘志愿失灵’现象的出现。”团中央志工部这样为青年志愿者解惑。

“‘青年之声’积极适应青年的交往方式,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在聚拢青年的同时进行思想引导和新闻宣传,激发了青年参与线上交流的热情。”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如此评价“青年之声”的润物无声。

青年的诉求需要回应,更需要实打实的服务。团中央“青年之声”20个服务体系全方位示范,从成长成才到创业就业,从身心健康到读书婚恋,从网络安全到科技体育……近200场活动,覆盖300万人次,“青年之声”广泛整合社会资源,与青年同呼吸共命运,让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

“青年之声”在砥砺前行,共青团改革在深化突破,这是共青团+互联网的时代担当。这是共青团全面提升网上群众工作水平,密切团青关系、有效吸引青年、广泛团结青年,把最大多数青年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的必然要求。“青年之声”正在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