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城市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岛市市南区政府投入820万元,为公众购买安全险——
为百姓公共安全托底保障
本报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刘春梅

见义勇为牺牲生命和财产、高空坠物砸中路人、遭遇古力盖陷阱、被精神病人伤害……遇到这些祸事找谁说理去?找不到责任人或责任人无力承担的情况下又该如何解决?近日,这些城市里的“疑难杂症”,在青岛市市南区找到了“药方”——市南区与多家保险公司签约,投入820万元,为公众购买“安全险”。今后不论出门还是在家,无论是外地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市南区辖区范围内,都将享受到这个保险“大礼包”。

“这是市南区深化平安建设,为百姓的生活和工作实施公共安全托底保障的新举措。”谈起公众安全险出台的初衷,市南区综治办副主任黄楠介绍说,近年来,市南区围绕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先后推出“防控联动”、天网工程、安装单元防盗门、社区安全自防等重大举措,“三防”织密社区“平安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城市社会治理仅仅依靠做好事前的预防工作远远不够,事后处置方面也需及时跟上。

据黄楠介绍,每年旅游旺季,青岛的海边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来游玩,发生意外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有了公众险,这些情况便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社会公众安全保险能够有效地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在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发生后迅速提供经济补偿,对于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黄楠介绍,这次推出的社会公众安全险最大的惠民利民点,是覆盖范围更加广泛、险种更加丰富、赔付更加及时。

据悉,公众安全险分为政府救助保障险和家庭财产保障险。其中政府救助保障险保障对象不仅包括市南辖区内所有常住人口、暂住人口,还首次将公共交通设施、候乘人员以及来市南区旅游、出差、工作等流动人员纳入了保障范围,保障责任涵盖了自然灾害、见义勇为、志愿者活动、火灾爆炸、拥挤踩踏、重大恶性案件伤害、精神病人伤人、高空坠物伤人、道路交通事故、市政设施等相关事件导致的人身意外事故。家庭财产保障险是市南区为坐落于行政区划内的家庭生活住房及室内相关财产,而购买的家庭财产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盗窃等家庭财产损失保险。

政府出钱投保为公众撑“安全伞”,公众反响如何?据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反馈,在市南区公众安全险推出的24小时内,他们已经接到3起市民报案电话,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及时进行现场查勘。其中因为卫生间排风扇着火引发的卫生间吊顶、电热水器、马桶等家庭财产不同程度受损的案件,仅用8个小时就实现了赔款支付。“总共核定损失1900元,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保险公司就能理赔,我们非常满意。这多亏了市南区出台的好政策。”当事居民辛启高兴地说。

据了解,目前保险公司已设立绿色通道,配备理赔专员,实现全天候服务,并做到小事不过天、大事不过周,理赔时效比正常家庭财险案件缩短10天以上。

谈起这次合作,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市南支公司总经理张贤信心满满。“我们选择和市南区政府合作推出社会公众安全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通过前期的调研以及对市南区治安、交通等区情的分析,近年来,市南区在平安建设和民生保障方面屡创佳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所以我们有信心积极参与市南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市南建设进程,通过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有效发挥保险保障作用。”

“踏入市南区,可享安全险。”市南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都志宝告诉记者,市南区社会公众安全保险项目是政府创新社会救助模式,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将传统救助与保险服务的深度融合,使社会救助工作更加精准、多元、高效的一项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将借助‘文明出行、平安出行’短信平台,让更多的市南人以及来市南区的客人知晓可以享受的保险种类及理赔方式,让更多的优惠政策惠及广大公众,更大程度提高公众对城市治理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