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贵州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条件最佳的重点区域,黔中城市群是带动贵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重要支撑。黔中城市群建设对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日前公布《黔中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将黔中城市群培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兴增长极。
交通互联
黔中城市群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区,规划范围涉及贵阳、遵义、安顺、毕节、黔东南、黔南等6个市(州)及贵安新区的33个县(市、区),总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规划引导黔中等城市群发展,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目前,黔中城市群规划区域内已包含I型、Ⅱ型大城市各1座,中等城市及I型小城市各2座,Ⅱ型小城市3座,以及16个县城和197个建制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尤其是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以及贵广、沪昆高铁的开通,黔中各城市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内部分工不断增强,为培育城市群奠定了重要基础。
“黔中城市群是贵州最具发展条件的重点城市化区域和经济实力最强的版块,也是带动贵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贵州省发展改革委总规划师张美钧认为,发展壮大黔中城市群,对于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核心极,推进贵州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让区位优势突出、自然资源富集、文化独具特色、综合实力较强、承载能力良好的黔中地区,成为引领贵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龙头”?“十一五”时期,贵州省委提出要“加快发展贵阳城市经济圈,加快产业集聚,完善城市功能,逐步发展成为黔中城市群”。
2010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贵州提出“将黔中等经济区建成省域经济增长点”。
发展壮大黔中城市群,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服务水平尤为关键。“蜀道难于上青天,黔路更比蜀道难。”贵州在“十二五”末期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但交通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为此,贵州省一方面继续加大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另一方面依托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发挥西南陆路交通枢纽功能,以贵阳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核心,以客运专线、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干,构建外联内通、快速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产业共融
黔中城市群要建成什么样子?
《黔中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要加快构建一核、一圈、四带、五心、多点的空间结构,推进形成核心引领、圈层推进、五心支撑、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进而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先行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绿色生态宜居城市群。
一核即贵阳中心城区和贵安新区,是黔中城市群重点打造的发展引擎。
贵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宋叙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整合优化配置资源,不断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和综合影响能力,逐步实现规划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不断提升贵阳在黔中城市群中的首要地位。
目前,贵阳市与贵安新区已在大数据、高端制造、金融、旅游等方面联动发展,协同整合、有机分工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根据规划,贵阳中心城区力争在2020年成为5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贵安新区的人口也将达到100万。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黄勇认为,加强产业协作与公共服务互通是城市群建设的关键,要跳出行政区划和地方利益的藩篱,在更大视野上、更大时空范围内,根据各自的定位和比较优势,统筹考虑产业耦合共生和差异化发展,加速优质生产要素集聚和流动。
贵州省在打造核心区域的同时,力推贵阳—安顺半小时交通圈,以及贵阳至遵义、毕节、都匀、凯里1小时城际铁路经济圈,共绘规划、共兴产业、共建设施、共治环境、共保生态,实现一体化、网络化发展。
贵州将依托高铁等重大交通干线及其沿线大中小城镇,规划建设贵阳—安顺、贵阳—都匀—凯里、贵阳—遵义、贵阳—毕节等四条经济带,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其中,贵阳—安顺经济带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资源精深加工、旅游等产业,加快与滇中城市群等区域合作;贵阳—都匀—凯里经济带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业,并培育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贵阳—遵义经济带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旅游、特色轻工等产业,打造高铁沿线无障碍物流“绿色通道”;贵阳—毕节经济带在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同时,积极推动能源电力等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促进资源精深加工。
对于处于重要节点的遵义、安顺、毕节、凯里和都匀等5座区域中心城市将积极完善功能,加快人口和产业聚集,提升辐射带动功能,成为所在地区的旅游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产业基地。
“黔中城市群的建设,不仅给大中城市发展提供了空间,也给小城镇壮大提供了舞台。”紧邻贵阳的黔南州龙里县,积极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在发展战略上主动对接贵阳,打造贵阳副中心城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间,龙里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1%;2016年底,龙里城市建成区达32.7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2.05%。
扩大开放
贵州省是典型的内陆山区省份,开放带来的活力在某种意义上比改革带来的活力还要大。在推进黔中城市群建设中,贵州省一方面要积极强化内部协同、密切合作,另一方面更要借力登高、借船出海。
《黔中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快速出省通道和对外开放的平台建设力度。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贵阳至重庆、成都的高(快)速铁路将建成,贵阳至南宁的客运专线力争开工。
同时,依托贵安新区、贵阳高新区等重点开放平台,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地区的深度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资金和技术转移,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到2030年,创新型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黔中城市群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绿色、融合、创新、多元型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