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德
青海师范大学校长
青海省作为长江的发源地,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构成单元。将青海省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范畴,在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生态文明联动建设等多个层面具有现实必要性。青海将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产业、基础设施、流域区省际互动等方面积极融入和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
盛 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从长江中上游的工业化进程看,部分省市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场,产业发展已经开始进入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的阶段。与此相适应,大城市城镇化进程也普遍进入中期后半场,如何借助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劲动力走集约发展之路,顺利完成向城镇化后期转变的重大使命,既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
张 波
重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绿色发展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化,其核心仍然是发展,关键是找准适宜各地发展的优势条件,并充分利用条件进行有特色、可持续的发展,实质上这是在对过去发展方式进行调整。绿色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理念的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秦尊文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智库研究员
各地在办好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所有地市州、县市区都要制订主体功能区实施方案。要优化调整空间结构,保证生活空间,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保持农业生产空间,“要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适度压缩工矿建设空间,将不搞大开发落到实处。
吴先满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我们把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这两个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观称之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二重生态观。我们认为,仅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生态观,已经不能适应长江经济带建设实践中的迫切要求。应积极树立二重生态观,从发展绿色经济、定立绿色社会、秉承绿色文化、探索绿色行政等方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王 振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进程中,长三角要发挥好绿色创新的驱动作用、绿色产业的支撑作用、绿色制造的引领作用、绿色治理的示范作用。上海要依托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和产业创新高地的战略部署,不断增强绿色生产和绿色治理的创新能力,为长江经济带提供绿色发展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