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姓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4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江西于都县脑瘫康复中心,人们采取财政力量和社会力量结合的资金扶持方式——
用爱心点亮“折翼天使”的希望
崔国强
在江西于都县脑瘫康复中心,康复师在对患儿作球上平衡感训练。
崔国强摄

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有着完整的身躯,却无法站立行走,甚至无法自己翻身;他们并非聋哑,却吐字不清;他们让多少家长承载着无言的痛,却又满怀着期待……每一个脑瘫儿童都是一个“折翼天使”,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爱和关心。

近日,记者走进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站立行走”项目——江西于都县脑瘫康复中心,看到这里通过财政力量和社会力量结合的资金扶持方式,创新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方法,用爱心点亮了“折翼天使”的希望。

在“站立行走”项目基地内,记者既看不到父母们的沉重表情,也听不到他们的自怨自艾,有的只是坚毅的目光。

“要不是他们的帮助,我们早就绝望了。”脑瘫患儿芸芸的祖母刘奶奶介绍,芸芸8个月大时就出现异常,家人带着芸芸先后到赣州、广州检查治疗,终因康复费用太高被迫放弃。2015年9月份,刘奶奶带着芸芸来到康复中心,开始了每周三次的康复训练。刚来时,芸芸的康复效果不明显,刘奶奶心里很焦急。看在眼里的志愿者们,一边帮助芸芸康复训练,一边劝导刘奶奶,“坚持下去,效果就会体现出来”。“现在芸芸会叫奶奶了,奇迹正在一点点发生!”说到这,刘奶奶眼里闪动着泪光。

走进康复大厅,处处能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或帮助儿童训练,或与孩子们做游戏、做心理辅导,或在关心和鼓励孩子家属。每逢节假日,义工们都会来康复中心,渐渐地,他们对这里也有了感情。“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让我很感动。”于都县义工联合会名誉会长陈小红最开心的事,就是帮助一对双胞胎姐妹逐渐康复。“看着他们可以慢慢站立行走,自己特有成就感。”

政策引领是关键,一系列财政支持为脑瘫儿童提供了保障。

受惠于全国优秀公益项目——中国“站立行走”关爱脑瘫儿童公益计划,于都县脑瘫康复中心开办4年多来,配备了26名专业医护康复人员,不仅采用针灸、艾灸等中医传统治疗方法,还设立了蜡疗、理疗、中药熏蒸、运动康复、言语训练等10多个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细分子项目,治愈率稳步提升,已累计康复治疗救助1200多人次,每年都有10多例肢体语言功能障碍患儿在这里治愈,走入社会。

“项目汇集了国家优惠政策和民间公益爱心,是首个专门针对儿童脑瘫康复救助的民间创投公益慈善项目,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实施了‘七彩梦行动计划’,为每名7岁以下的脑瘫儿童按每年人均13200元的标准给予康复训练和矫形器装配补助。”该康复中心主任、主治医师管兰花介绍说。

“在0至6岁这个儿童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可以大大提高脑瘫儿童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该项目负责人谢林州表示,随着《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实施,脑瘫儿童在医疗、康复、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将逐步得以解决。

管兰花介绍,当前全国小儿脑瘫康复专项基金已经成立,患者可拨打公益服务热线咨询,也可登录定点医院网址了解。申请患者须持定点医院就诊病例、诊断证明和收费凭证直接到二十一世纪公益基金会办理手续,领取补贴。补贴标准为患者治疗费用的5%,采取事后救助模式给予补贴,对特殊贫困典型患者启动事前救助应急方案给予全额援助。“脑瘫康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0到6岁儿童有政府的补助,但还远远不够,对于7岁以上的脑瘫儿童,更需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管兰花呼吁。

“一份小小的关爱,能换来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新华发行集团于都县分公司副经理王丽丽的带动下,公司给康复中心带来食品、图书、玩具等用品,并捐助资金,还将扩大资金帮扶力度,撬动了更多的社会资金和力量参与基地儿童康复。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