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人物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7年4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东堂:
用生命为群众念好“五字”真经
本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王佳宁

人物小传:

张东堂,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四龙庙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他带领四龙庙村村民,将祖祖辈辈零星种植的柿子树规模化种植,闯出了一条致富路。张东堂跑遍了大山里的每一户人家,只要村民有需要,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张东堂身患重病后,与癌症抗争8年,仍坚持带领群众致富,誓让群众不返贫。

“与其等着死,不如为群众办点实事。”吃着小米粥和咸菜,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段村乡四龙庙村支书张东堂坚定地说。

今年已经64岁的张东堂,2009年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也就在这一年,他被确诊为膀胱癌晚期。

一晃8年,张东堂不仅顽强突破生命红线,还与死神赛跑,带领四龙庙村群众走上致富路,带出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成为村民们的“主心骨”。

“咱不能抱着‘金娃娃’,还吃国家救济粮”

2月13日下午6点多,村民王爱军还在忙着制作牛心柿饼。“今年我家的柿树第三年挂果,晒成柿饼之后,收入两万多元没问题。”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四龙庙村走上了“特产富民,旅游兴村”的发展之路。

四龙庙村位居深山,辖10个村民组、18个自然村、385户人家,“山高坡陡路艰难,地薄少产实可怜,姑娘出山小伙走,丢下老人把门守”,是四龙庙村过去的真实写照。而且,这里地势“五山四陵一分川”,如何从山沟沟里淘金,一直是四龙庙村的大难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不能怀里头抱着‘金娃娃’,还找国家要救济粮。”张东堂口中的“金娃娃”,就包括四龙庙村盛产的牛心柿,被称为“仰韶三宝”之一。

“今天我给大家吃个定心丸,四龙庙村党支部啥时候都是咱们坚强的后盾,只要发展产业,村里就会免费提供树苗和技术服务,没有劳力的,我们组织党员干部帮忙干。”面对着全村47户贫困户和部分低保户,张东堂大声说道。为了让群众快速增收致富,张东堂带领村委班子免费为村民提供牛心柿苗木及栽植、嫁接、管理、销售等一条龙服务。

现在,牛心柿产业已经成为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除此之外,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栽种了5000亩核桃、1000亩花椒、1000亩连翘,经济林面积达到人均2亩……

村民李贵锁腰部有伤,妻子患有心脏病,家里没有人能干重活,十分贫困。“我们家领低保有很多年了,张书记经常来鼓励我,与其等,不如做。”李贵锁说,从2014年开始,他便种下了50亩花椒、6亩柿子。“今年有10亩花椒第一年挂果,能收入2万多元。”李贵锁表示,他脱贫后打算把以前吃低保的钱重新“还”给国家,拿出一部分钱帮助其他贫困户。

“光靠种植业还不够,四龙庙村地处韶山腹地,也可发展旅游业。”村里人达成共识后,村委班子成员多次走县城、跑省城,宣传推介村里的旅游资源。“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3年来,村里的玫瑰谷漂流项目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了村里“农家乐”的兴起;黄金山万亩农业观光园解决了村里200人的务工问题;四龙风景区休闲养生度假村建成后可使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

这个昔日自然条件恶劣、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因为这一棵棵花椒树、一亩亩柿子林、一个个好项目,村民们守在家门口就能致富,全村外出务工人员不到15%。

“到2020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1万多元。这是我对大家的承诺。”去年,渑池县委书记杨跃民为张东堂送来2000元慰问金,一转脸,张东堂就用这些慰问金买了88把修剪果树的剪子,送给村里低保户和贫困户,他说:“我要让大家拿着这把剪子彻底‘剪掉贫穷’。”

“干起活来不要命”的村支书

2009年,张东堂被确诊膀胱癌,医生告诉他,他的生命还有不到5年。是歇下来度过余生,还是甩开膀子继续干?

倔强的张东堂选择了后者。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身体上、精神上都有些扛不住。”张东堂说,“但是一回村,看着一屋子来看我的乡亲,一想到村里还有那么多活儿等着我去安排,我的心就定下来了,不能就这么趴下了。”

多少个日日夜夜,张东堂在与病魔殊死斗争的同时,都奔波在路上。由于人口分散,四龙庙村最远的人家住在离村支部10公里外,为充分掌握每户村民的生活状况,他骑着小摩托,把大山里每一户人家跑了个遍,大到红白喜事,小到养猪喂鸡,但凡村民有需要,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村民家中或地头。妻子李文荣心疼他:“你不要命了?别干了!你不干,玉米照样种,小麦照样收,你得专心养病。”张东堂不同意:“你能不能让俺活得有点尊严,死前为老少爷们儿干点实事,不然这村支书算是白干了。”

就是这个“不听劝”的村支书,在关键时刻,总能撑起村民们的主心骨。2009年,四龙庙村刚开业两个月的漂流项目被一场特大洪水冲毁,不仅让投资商近3000万元的投资打了水漂,也让四龙庙村村民们的希望成了泡影。

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张东堂没有被击垮,他对村民说:“我连死都不怕,还怕这点洪水?漂流没了再建,我就不信这个邪。”在他的奔走下,2013年,投资近4000万元的“漂流旅游”开始重新施工建设。这期间,张东堂始终坚持在一线。一天,赤日炎炎,张东堂正和村民们在工地上挥汗如雨,突然脸色发紫,昏厥不醒,经医院抢救才保住了性命。医生警告他:“你不能再这样劳累了,一定要专心养病。”

但张东堂又没听劝,他要和死神抢时间。因为这个项目不仅能给四龙庙村每年带来20多万游客,还能让45位村民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焦裕禄同志可以忍着肝病查风口、探流沙,可以做到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我也要向他看齐。”张东堂说。2014年夏天,漂流项目盛大开业,终于了却张东堂一桩心愿。

“肚子疼得厉害,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吐。”现在张东堂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肠胃,说话时经常要捂着肚子。不过,这个刚强的汉子把脸一扬,坚定地说:“想那么多干啥,还不如好好干点事情,把病忘掉!群众信任咱,咱就得好好干。”

“党员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他经常忘记自己是个病人。”这也许是群众对张东堂最贴切的肯定了。

张东堂是渑池县人大代表。去年初,在渑池县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召开前夕,他脚上长了骨刺,无法走路,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要缺席请假。大会开幕当天,张东堂却在别人的搀扶下,提前半个小时到了会场。“我脚上的病不是大事,人大代表的责任更重要。”张东堂说,“我是群众选出来的代表,我要把群众的声音带到会议上去。”

“现在俺们的日子可比以前好过多了,张书记的‘五字’真经确实管用。俺知道,他是在用生命念‘五字’真经啊。”谈起村子的发展,村民刘大爷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

这“五字”真经,就是张东堂定下的“学、建、联、管、干”,全村党员要学习党章、法律法规及相关的大政方针,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制定廉政、财务、党建等制度;每个党员干部必须联系一个或多个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伤残家庭……张东堂说,这都是他服务群众多年的心得经验,也是一个党员的硬性标准。

张东堂要求村干部定期走访村民,管辖范围内每家每户的情况都要清清楚楚。对他人的严要求,来自于自身的高标准。2013年,张东堂多处奔走,筹资28万元新建了四龙庙村组织活动场所,并坚持带头落实村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他说:“群众来找,都是有事,不能叫群众找不到干部。”2014年4月份,他又多方筹资12万元,新建了长40米、宽3米、高3.5米的漫水坝,解决了该村羊角岭组70户群众的出行难问题;12月份,经过他多次协调,渑池县水利局投资15万元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王沟、羊角岭、丁阳沟、四龙庙、下院5个组210户群众的吃水问题……

在张东堂的示范带动下,为民义务服务在四龙庙村党员中蔚然成风。村主任陈宝松不仅把自家的面包车当作村民的“公车”,而且每年还义务为全村村民放12场电影;村委委员宋点军把自家三轮车当公车使,免费为村民运送化肥等物品;村委委员王保云开着自家三轮车送村民看病办事,随叫随到,分文不取……这些年,四龙庙村党员每年为群众办的实事好事不下百余件,连续20多年没发生过一起刑事、治安和上访案件。

“把身边小事做好,把应尽责任落实”,初春的暖阳把张东堂胸前的党徽照得闪闪发亮。他说,“胸前有党徽,心中有百姓,肩上有责任,只要有这股子劲儿,乡亲们脱贫就有信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