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7年4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何采暖季结束后雾霾又来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红艳
4月4日,位于河北省邢台市的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工人冒雨拆除竖炉。当日,“服役”15年的德龙钢铁10㎡竖炉被拆除,邢台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打响“第一枪”。赵永辉摄

近日,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同中央气象台、京津冀及周边省级环境监测中心会商预计,4月3日至7日华北地区可能出现中至重度污染过程。采暖季结束了,为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又遭雾霾侵袭?综合经济数据、排放数据、气象条件和卫星遥感结果等,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总体专家组进行了分析。

基于历年的监测数据分析,华北地区4月份虽然在重污染发生频次、污染物浓度峰值及污染过程影响范围方面,均较冬季有显著改善,但历年均会有持续性污染过程出现。以北京市为例,2013年至2016年,在4月份均有中度以上污染过程发生,重度污染天数分别为2天、4天、1天和1天。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生产和需求回暖,天津、河北、山西和山东的火力发电量相比2016年同期分别升高了16.8%、4.3%、9.4%和9.3%;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和山东的粗钢产量同比分别升高了22.5%、2.9%、9.0%、13.5%和6.5%。

3月中旬以后,冬季错峰生产期间的停产企业,特别是水泥企业大面积恢复生产。根据高架源在线监测数据统计,京津冀区域开展在线监测的66家水泥企业中,55家实行了错峰生产,3月15日以后,错峰水泥企业均恢复生产。

每年3月底4月初,随着温度逐步升高,各地的建设项目陆续开工,建筑施工、渣土运输车等扬尘排放增加,同时,农业耕作、裸露地表的扬尘排放也大幅升高。历年数据显示,4月份至5月份是北京市PM2.5中地壳元素占比最高的时期,平均占比达20%左右,而其他月份平均占比均在10%左右。

今年1至2月,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52.9万辆、445.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1%、8.8%。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带来使用量的增加,工业生产活动的增加也导致重型货运车的运输量增大,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大。专家组认为,经济活动和机动车使用造成的大气污染排放量增加,抵消了冬季采暖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小。总体上看,污染物排放超过了大气环境容量,是重污染形成的内因。

根据多家机构分析,4月3日至7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气温回升、近地面湿度增加,易形成大范围静稳、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成为PM2.5浓度大幅升高的重要气象因素。专家组表示,在地面风场方面,4日至5日京津冀区域地面风速维持在3米/秒至5米/秒,风向为偏东风和东南风,污染物从天津、唐山一带向北京及周边地区输送,容易加重污染过程。6日至7日天气总体静稳,京津冀大部地区风速在3米/秒以下。预计8日有偏北风到达京津冀区域,污染过程逐步缓解。

相对湿度方面,3日至6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925百帕高度(约为500米至800米高度)的相对湿度逐日升高,7日以后开始降低。4月3日相对湿度在30%至50%之间,4日达到50%左右,5日至6日相对湿度可能高达70%至90%,较高的相对湿度加快二次反应,导致区域污染加重;另一方面,华中较大范围的降水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输送通道中的污染物浓度。

自2016年入冬以来,冷空气活动与往年相比异常偏弱,冬季气温达到多年以来的最高值。从目前中长期气象预报结果来看,这一不利形势在4月份仍将继续维持,4月上旬华北地区冷空气活动较少,且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近地面升温明显且相对湿度较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