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博鳌亚洲论坛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3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未来带到当下
本报记者 朱 琳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家庭愿意开放自己的厨房,让别人走到自己家里来,或者是利用自己的厨房,为别人提供安心的饭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未来的场景是:一部分人不用做饭了,一部分人愿意做饭给别人吃,一部分人去另外一部分人家里享受吃饭这件事。”“回家吃饭”创始人兼CEO唐万里的一席话,让博鳌亚洲论坛“分享经济:谁来定义”的分论坛现场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我们其实没那么关注分享或是共享的概念,我们关心的是,能不能提供以往没有的吃饭方式,让消费者多一种选择。”

“分享经济”优化配置了闲置资源,提高了物品的使用率,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同时改善了体验。但这类的产品模式也引起了不少争论和质疑。在小猪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驰看来,分享经济完全不用担心信用体系问题。“共享经济模式大多依托互联网平台,信息流动、传播和反馈非常快。比如,你在蚂蜂窝网站上的预订体验很好,一定会给出好评,而且60%的照片会有自己和家人出镜。这样的信息真实、可信、可靠。同样,如果公司服务做得不好,用户给差评,那么想在蚂蜂窝里面持续获得更高质量更多利润的订单,是非常困难的。”

转转公司CEO黄炜也表示赞同,“我们选择相信用户,这跟带孩子一样,孩子小的时候,天天这个不准做,那个不准做,可能会限制孩子的成长空间和可能性。我们对用户也是这样,给用户空间,让用户成长”。他认为,新的共享企业,会建立一套个人到个人的信用体系,如果把数据从某种程度上打通的话,共享经济能让人的信用变得更好。“我们要投入精力去做的,是如何结合互联网技术,结合已有的信用体系,让用户享受到更好的产品。”

有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参与总人数达到6亿,比上年增加1亿人左右。唐万里认为,分享经济还有很多的潜在可能,存在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我们所做的,是希望把未来带到当下,通过分享更高效地满足人的需求,让更多的人有所获得”。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