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3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长沙:
“雷锋城”里“雷锋”多 点滴小事暖人心
本报记者 刘 麟

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井湾子街道的“好人多粉店”,每天人来人往。店主刘国兴曾是一名油漆工,2011年8月,他租住的德馨园小区有一家米粉店转让,“转让费要4000元,可我们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保障,哪里拿得出这些钱”。

邻居们知情后,纷纷解囊相助,为刘国兴夫妇盘下了该店,退休大厨刘师傅还上门传授手艺。刘国兴两口子被邻里间的关爱感动了,开业当天作出承诺,只要是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户等在店吃粉全部免费!到如今,累计为群众提供了3万多份免费米粉,人们称赞说:“一碗米粉温暖一座城。”

作为雷锋故乡的全国文明城市长沙,通过道德引领,让市民幸福感在心里升温;通过创建提质,让市民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通过常态管理,让市民幸福感在参与中升值。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认为,城市文明归根到底是市民的文明,补足理想信念之“钙”,强化道德建设之“基”,弘扬社会文明之“风”,多行利民惠民之“举”,是形成好人辈出“长沙现象”的基本前提。

68岁的鲁习知是一名老党员,退休后,她主动做起了社区义工,13年来从未改变。“我们家还有备份钥匙在她那里呢!”社区居民李阿姨说。除了李阿姨,整栋楼有几十户家庭都喜欢把备份钥匙放在鲁习知家里,邻居出远门习惯性招呼一声,她就成了走家串户最勤快的人,似乎一切都像完成自家工作一样,邻里称她是街道里的“钥匙管家”。

越来越多的门店和邻居参与爱心公益,社区决定把这条街上9家公开承诺为困难户、老人、小孩等开展免费服务或长期折扣服务的门店挂牌为“好人好店”示范店。后来,随着“好人好店”队伍的扩大,雨花区文明委和井湾子街道把这条街命名为“好人好店一条街”。

从岳麓区的“中国好人村”到开福区的“好人大本营”,再到雨花区的“好人一条街”,从经济学角度探究其本质,“好人现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紧密。

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人们对精神财富的需求建立在物质财富充实的基础之上。对于流动人口极大的长沙来说,“好人现象”的走红绝非偶然。长沙市委副书记徐宏源介绍,2006年到2016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460%,增速在全国33个重点城市中居首位。雨花区小康建设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文明创建,显著提升了长沙的综合实力,为“好人现象”辈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长沙的“好人现象”,是经济发展和文化沉淀的必然结果,是经济文化的典型代表,如今,全市有注册志愿者73万余人,14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长沙,作为雷锋故乡,已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雷锋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