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3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残疾孩子的书桌该摆在哪
□ 若 瑜

残疾孩子的上学问题不只是个教育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由于缺少知识和技能,贫困的代际传递在残疾人家庭十分常见

时隔23年,《残疾人教育条例》重新修订,重申残疾儿童、少年可按照其接受教育能力,就近进入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朱永新曾给出一组数据,意大利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占比是99.03%,美国是94.8%,法国是84.26%,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4.21%,差距显而易见。

更关键的是,我国还有很多残疾孩子根本没有机会进入中小学。2014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曾发布一组数据,“2013年度,全国6至14岁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72.7%”,远低于普通儿童接近100%的义务教育入学率。

残疾孩子和校园之间的高墙仅靠一纸文件很难打破。在现实教学环境下,如果只是一般的身体残缺,校方还比较愿意接纳,但如果是视力、听力以及有精神缺陷的孩子,没经过专业培训的普通教师就教不了了。还有自闭症孩子,他们的智力可能没有问题,但与人交往有障碍,教学压力山大的普通学校老师很难再分出精力照顾他们。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学校来说,由于缺少特教师资和设施,根本无力接纳残疾学生。有些学校勉强接纳了,残疾学生也常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随班就读变成了随班“陪读”。

针对这一情况,去年教育部专门发文,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纳入当地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财政支持保障的长效机制,保证招收5人以上数量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设立资源教室。不足5人的,由所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资源教室的布局,辐射片区所有随班就读学生,实现共享发展。对于师资,教育部也要求资源教室配备适当资源教师,纳入特殊教育教师管理,在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和职务(职称)评聘中给予倾斜。

就算解决了设施和师资问题,普通中小学校对接纳残疾学生也有顾虑。如果每个年级都开特教班,学校负担过重,而且教育残疾孩子的安全责任更大,学校往往望而生畏。还有一个问题是升学考试。9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残疾学生参加中考笔试很难取得好成绩,影响学校的升学率。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其他孩子和家长。2016年12月,北京市一所小学就有一名自闭症儿童闹课堂、打同学,引发同班多位家长拉横幅抗议,并联名签署意见书,要求其退学。此事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学校专门腾出一个资源教室,并另配特教老师。这是比较好的结果了。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孩子只能去特教学校。

此时,专业特教学校显著不足的问题就暴露出来。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053所,专任教师5.03万人,平均到我国2800多个县,有700多个县里没有特教学校。一旦普通中小学无力接纳,这些地方的残疾孩子又该去哪里上学?多半只能辍学了。

残疾孩子的上学问题不只是个教育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由于缺少知识和技能,目前残疾人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贫困的代际传递在残疾人家庭十分常见,成为脱贫攻坚的难点。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今年,教育部宣布将启动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落实“一人一案”精准施策,以区县为单位建立台账,逐一解决实名登记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但留给学校和主管部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新《条例》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也就是说今年9月残疾学生和家长就可能揣着条例要求入学。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做好准备了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