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3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调优新结构 播种新希望
——全国春耕生产扫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
3月19日,在河北省望都县,植保人员在进行小麦“一喷三防”作业。随着天气转暖,绿色成为田野的主基调。各地开始了春耕的忙碌。 陈卫红摄(新华社发)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3月20日,农历春分,从这天开始,全国由南向北陆续进入春耕春管的大忙时节。

此时,北方冬小麦已大面积返青起身,江淮地区小麦开始拔节,冬油菜处于盛花期;东北地区的冬麦区发力麦田春管,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南方稻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早准备水稻秧田、适时春播。

人勤春来早。今年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年的粮食总量能否保持稳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能否顺利?春耕第一步至关重要。

动手早行动快

一个月前,人们还沉浸在年节的气氛里,河北省固安县相公庄村农民宁国江已经开始春耕备播了。400亩小麦镇压、灌溉、施肥,忙活了半个月,土豆也已浇过水。针对今年春季播种时间集中以及农村劳动力相对不足的实际,河北省农业部门提前组织农机进村入户,加快耕播进度,扩大适播面积,提高播种质量。

去年玉米价格下跌幅度较大、种粮行情下跌,今春农资价格上涨,部分农民信心不足。对此,江西省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1.9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45亿元,为农民购置春耕农资、农机具等提供资金支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充分利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资金,引导土地规范流转,全省50亩以上种粮大户3.7万户,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620多万亩。

今年各地春耕备耕都有动手早行动快的特点。山西省农业厅及早组织专家立足抗旱、抗寒、抗病虫,制定印发了小麦冬春季田间管理意见。开春后,河南省各地及早组织发动,针对不同麦田制定针对性技术措施,开展分类指导,尤其是中耕、追肥、化除等技术措施及早到位,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目前苗情明显好于上年,略好于常年。

“由于各地抢前抓早落实春耕春管各项措施,春季农业生产开局良好,夏粮生产基础较好。”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介绍,今年冬小麦面积基本稳定。目前主产区大部小麦苗情总体正常,一、二类苗比例84.8%,好于冬前,与上年同期相当,是近年苗情基础较好的一年。特别是秋播以来降雨充足,占小麦面积80%以上的旱地麦长势普遍好于上年。

瞄准稳粮优经扩饲

面对农产品价格的变化,今年农民种植意向结构优化态势更加明显,优质稻、专用稻种植规模扩大,籽粒玉米面积继续调减,大豆、杂粮杂豆和马铃薯等作物面积增加。据农业部对东北四省区57个县382个农户调查显示,玉米种植意向面积为18.6万亩,同比减少20%以上,主要改种高蛋白大豆,其中规模农户调整意向更加强烈。

黑龙江是粮食生产第一大省,也是结构调整的重点省份。黑龙江省农委副巡视员李世润说,今年继续调减籽粒玉米面积1000万亩,发展蔬菜、鲜食玉米等特色作物1000万亩;在粮食生产上重点稳定水稻生产,扩大高蛋白食用大豆面积;增加“北菜南销”生产基地建设,打造一批蔬菜外销基地县。

同时,鼓励引导农民发展食用菌、蓝莓、榛子等高附加值特色作物。

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担忧,调结构就怕收获时价格下降,这样调了也可能稳不住。可见,调什么,怎么调,调了如何稳得住,都需要科学谋划。按照农业改革的要求,今年春耕将稳粮、优经、扩饲,即稳定粮食作物、优化经济作物、扩大饲草料,念好“调、提、联、拓”四字经。“调”,压减玉米面积,今年力争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面积1000万亩,改种大豆、杂粮。“提”,优化品种结构,增加适销有效供给,拓展特色高效供给。“联”,推进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拓”,推行稻田综合种养,推广间套复种高效种植模式,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改变大水大肥猛药

和往年相比,“绿色”是今年春耕的重点,也是难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和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技术,节本才能增效,提质才能增效。然而多年来沿用传统生产方式,农民种地习惯了大水大肥猛药,改变旧习惯需要花大力气。

经过努力,2016年,全国农药使用量首次实现零增长,化肥使用量接近零增长。在此基础上,今年春耕继续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选择一批重点县开展整建制创建,集成组装一批节本增效、绿色发展、循环利用的技术模式,引领标准化生产。各地从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入手,以新型农业经营为主体,因地制宜地配置低碳循环、节水、节肥、节药和面源污染防治的技术和设施。

“我们园区有110亩地的西红柿,今年我拿出约一半地施用中雍元素有机水溶肥,另一半作为对照,像往年一样只用化肥。”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鸿春农业园区负责人陈新亮说,他让技术员在定植前后分别施用有机水溶肥进行灌根和叶喷,发现较未使用的植株明显长势更好,病害更少,产量也提高了近三分之一,土壤也慢慢得到了改良。“据我们了解,现在不少菜农、果农都已经认识到有机水溶肥的重要性了。”

为解决水网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湖北省鄂州市峒山村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化肥减施、绿色防控、稻虾共作、林下养禽等技术,构建了水体清洁型生态农业模式:利用“稻虾互利共生”复合种养生态系统,实现水质改善和生态功能恢复;利用“葡萄、草、鸡”立体种养,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杂草9成以上;利用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对氮磷进行立体吸收。通过综合种养,化肥用量下降3成以上,农药用量下降7成以上。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