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服务供给速度被人口流入城市的需求速度“超车”,造成部分地方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出现城乡之间的“逆向不均衡”。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与这些人口有关的公共服务保障也要随之“进城”。为此,在政策设计上,需要进一步解决政策、规定之间“互相打架”的现象;同时,应建立分类投入机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百姓对“择校热”“学区房”不满意,原因就是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要想治本还是要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学校承受的压力随之增大,不少城市学校出现“大班额”现象。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在实施“教育改薄”后,尽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但不少学校生源逐渐流失,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校舍闲置的情况。
实际上,分布不均衡的不仅是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不均衡也不仅仅出现在城市、区域之间。目前,部分地方的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呈现出城乡之间“逆向不均衡”态势。之所以说“逆向”,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服务不均衡表现为城市优于农村,但不少地方近年来出现了农村优于城市的现象。比如,农村的乡村舞台、健身设施只有逢年过节时热闹几天,但城市里的广场舞大妈们却每天都在争空地;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逐渐提高,但进城务工人员却受制于分级诊疗,在城市医院就医“一号难求”,求医问药后还无法享受新农合报销……
村里的投入越来越大、公共服务水平越来越高,受益的人却越来越少。人去哪儿了?进城了。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指出,“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人口结构变化,对公共服务供给结构、资源布局、覆盖人群等带来了较大影响”。换句话说,出现“逆向不均衡”,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速度被人口流入城市的需求速度“超车”直接相关。其中,既有政策设计不完善的“门槛”,也有投入机制未立足长远造成的“鸿沟”。现实中,有的贫困村只有几十户人,不少人还常年外出务工,但为了给村里通水、通电、通路,却投入几百万元。若把这些资金用于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或人口城镇化,带来的效益或许会更大。
扶贫要看长远,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亦是如此。具体来说,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与这些人口有关的公共服务保障也要随之“进城”。
为此,在政策设计上,需要进一步梳理完善,解决政策、规定之间“互相打架”的现象,让好政策真正用之于民、惠之于民。比如,在农村危旧房改造中,打破城乡政策界限,按照群众意愿,对进城购房者和原址重建者给予同等补贴。尽管房子不一样,但让百姓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效果相同。再比如,新农合报销应尽快实现“异地漫游”,不能让群众为了治头疼脑热千里返乡看病。
在投入机制上,应紧贴城镇化实际,建立分类投入机制,避免资金投入“一刀切”。公共服务保障关乎民生,要让财政资金真正用在补足短板上,城短补城,乡短补乡,摒弃“农村投入要大于城市投入”的传统思维。
总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本质上是政策投入均等化。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群众受益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