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3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四”美图诞生记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接收天线。
本报记者 杜 芳摄
地面人员正在对风云四号首批图像作最后处理。
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的一处信息处理中心。
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工作人员在介绍风云四号数据接收系统。 本报记者 杜 芳摄

日前,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完成了一件大事:“风四”制造的首批图像新鲜出炉。从风云“流水线”前端的黑白照片变身眉眼清晰的彩色美图,再到各种服务类产品,风云四号卫星的主要探测功能得到了全面验证,综合探测能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些美图是如何诞生的呢?又如何变身服务产品?《经济日报》记者带您一起走进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一探究竟。

精准控制:每天5000次问候

风云四号A星是我国首颗静止轨道上三轴稳定的定量遥感卫星,所搭载的4种观测仪器已全部开机,在轨测试,卫星工作状态良好。

经地面应用系统调试处理,我国已成功获取全部观测数据。首批数据的准确回传,需要地面站实现对卫星的精准控制。风云四号地面应用系统副总师郭强告诉记者,“由于卫星对指令的存储能力有限,地面系统需要与卫星做实时的任务和指令交互,即风云四号每一个观测动作都是在地面系统精确控制下完成的”。

“地面系统每天对卫星发送的业务化指令可达5000条以上,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每天的指令数量仅有100多条。目前,这5000多条业务化指令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发送。”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站长郎宏山说。

不过,自动化业务并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操作。在控制室,技术人员每天都要盯着传输数据,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在一些特殊时期,比如“地影期”,就需要人为发出操作指令。

“每年春秋季有45天左右,太阳会被地球遮挡,影响卫星获得能量。最长一天内,将有72分钟照不到太阳,如果不及时调整,卫星就会严重失温,甚至影响到卫星安全。”郭强说。因此,如果卫星遭遇“地影期”,地面站的工作人员就要提前考虑,给卫星发送指令,利用自带的蓄电池为卫星预热“保温”。

稳定接收:秘密快到“碗”里来

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一口口“大碗”整齐划一,面朝西南矗立着,它们是风云四号的接收天线。天线的罩子部分包裹着一层特殊材料,正是有了这个“头巾”,雪天里,这些天线能够启动加热装置,为自己除雪,确保接收数据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通过这些专属接收天线,遨游天际的海量数据回到地面,坐上早已经过反复测试的“加工流水线”,开启变身之旅。

身为静止气象卫星的天线,需要时刻面向身处赤道上空35800公里处的卫星。因此,通过北京与赤道相对位置的判断,这些天线要时刻面朝西南方向接收数据。实际上,每个天线的方向都需要精密判断。

知道卫星在哪儿,才能对准卫星。定位卫星,需要对其位置做出预报。在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有特别设置的风云四号卫星测距天线。这些测距天线堪称数据接收天线的“迷你”版,能从地面发射无线电信号,测定卫星距离。通过将北京站、广州站、佳木斯站等地面站测量的距离整合分析,得到的空间位置预报结论,误差范围只有40米左右。

风云四号卫星接收天线自重约120吨,这个庞然大物在调整时,如何做到令行禁止?地下埋伏着“玄机”。郎宏山告诉记者,“这些天线下面设置有31根直径80厘米的柱子,直接打到地下20米深的岩层,这可比楼房地基深多了,在6级至7级大风天气里,这些天线都能正常工作”。

解码“翻译”:让图像“站起来”

“您在‘风四’上预订的打包数据已经抵达地球,请接收!”

超过1700GB的首批数据通过解压、拆分、提取,再经过定标、定位,整合形成一张以卫星为视角拍摄的地球灰白“CT图”。实际上,刚提取出来的原始数据看起来杂乱无章,除了专业人员的“火眼金睛”,使用者无法分辨出有效信息。

想要让原始数据进阶成为“一级数据”,必须要作数据预处理。“这主要是完成定位和定标两项工作。前者是告诉用户观测目标在哪里,后者则是告诉用户来自于目标的辐射。在红外波段,辐射则主要由目标的温度等信息决定。”郭强说。

一张灰白色的地球图像中,蕴藏着丰富的温度数据。让一张图像“站起来”,表示出不同位置的不同温度,就是技术人员要解决的问题。他们把不同灰度“翻译”为不同温度,这是对卫星数据作定量化应用中最重要的一步。

“就像利用显微镜观看一片平整的叶子,简单的灰白图像下,覆盖的是卫星高精度仪器观测的精细化数据。每个细节对应的温度不同,所对应的温度也会发生改变,需要准确实时调整,确保卫星数据的定标精度。目前,风云四号在海面温度、云顶温度方面的定标误差已经非常小,可以控制在正负0.5℃之间。”郭强说。(文/杜 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