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3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北经济新观察——
告别半年闲 “猫冬”变“忙冬”

“喝酒、打牌、二人转,唠嗑、瓜子、两顿饭”,这曾是东北部分地区尤其是东北农村冬季生活的写照。受冬季寒冷气候的限制,过去,不少东北人往往是冬季“半年闲”,“猫冬”成了主要生活方式。如今,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记者在黑、吉、辽部分基层地区采访时发现,不少人一改过去“猫冬”的旧习,在传统冬闲时节发展种植养殖、冰雪旅游、电子商务等多种产业,经济发展打破了冬日的“冰封”,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明显改善。

刚刚过去的冬季旅游季,吉林省辉南县金川镇的农家乐老板李凤梅忙得不亦乐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赏雪景、玩冰雪的同时,也会到她的店里体验东北美食,一天最多接待游客达到200多人。

李凤梅告诉记者,开农家乐之前,她和很多村民一样,到了冬天就“猫”起来。“村里人不少都是喝酒、打牌、打麻将,实在没啥事儿干。”这两年镇里兴建了冰雪乐园和滑雪场,带动了冰雪旅游发展,游客越来越多,李凤梅开起了农家乐,一年四季客流不断,冬天再也闲不住了。

记者走访东北一些农村地区发现,随着农村旅游服务、种植加工等产业的发展,不少农民都像李凤梅一样忙起来。

在辽宁省辽阳县刘二堡镇前杜村,记者看到,万亩连片的温室蔚为壮观。

“这几年村里瞄准了高端果蔬反季种植,借助村里轧钢厂生产的大棚设备,兴建了一大批种植基地。”前杜村党支部书记王绍永说,冬季陆续上市的草莓等蔬果广受欢迎,远销京津乃至南方地区。一个冬天卖出了将近2000万斤草莓,带动村里村外千余人就业。

在黑龙江省泰来县,电商产业让当地农民连忙里偷闲的时间都没有。“每天光快递单就要千余件,小半天就要拉走一车货。”在泰来县东北网贸港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坐在电脑前的工作人员一边打印快递单一边对记者说,元旦前后搞促销时,发单量比平时更多,没有十几个壮小伙帮忙,根本忙不过来。

随着越来越多电商村在东北发展起来,夏天忙种植,冬天忙销售,农民一年四季都闲不住。吉林省敦化市商务局副局长林哲说,电商进村打通了农产品上下行的渠道,也改变了农民固守一亩三分地的陈旧思维方式,带来了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变。

在吉林双阳、柳河等现代农业示范区,有机粮食蔬果等现代农业项目不仅在产销环节不断创新,还带动了都市农业休闲旅游蓬勃发展。温室大棚采摘四季客流不断,冬闲时节的农民变身为导游、服务员。由于发展的“火力”很旺,一些地区还要到外地招聘。

随着东北振兴脚步的加快,类似“猫冬”这样的旧习惯已经逐渐丧失了根植的土壤,新的发展理念正在带动农民摆脱陈旧思维,成为振兴东北经济的新动力。

“当前东北经济社会正从农村最基层逐步发生转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付诚说:“从‘猫’到‘忙’,虽然只是一个字的转变,却意味着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僵化思维被打破。‘忙冬’不仅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也带来了东北人精神状态的提升。”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教授时建人等长期关注东北经济发展的专家学者认为,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东北计划经济包袱沉重,东北人尤其是农民的市场意识不强,让更多东北人从“猫冬”走上“忙冬”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未来还需要让具备发展活力的“点”连成“片”,让市场思维驱动振兴步伐。

文/新华社记者 刘 硕 王炳坤 梁 冬

(据新华社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