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省推行河长制以来,全域河道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让碧水清流重现
本报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李保健
图为治理后的河北迁西滦河新貌。 (资料图片)

“我每天都沿着戴河走两圈,看看有没有垃圾洒落河边,有没有污水流入河内。环境治理好了,还得长期保持住。”日前,《经济日报》记者在秦皇岛开发区牛头崖管理区小米河头村见到党支部书记高俊平,作为戴河分段的村级河长,他正带领该村党员志愿队巡查戴河岸边环境。

“河长制是新时期加强河流管理与保护、推进水污染治理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新举措。”河北省水利厅副巡视员张宝全称。

让污染的河流清澈起来,让被阻塞的河道通畅起来。如今,河北省多个城市都已推行河长制,河北全域河道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截至2016年10月底,河北纳入国家考核的74个水域断面中,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水质断面比例为43.2%,比国家设定的年度目标高出2.7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36.5%,比年度目标多下降5.4个百分点。地下水水质极差比例控制为零。

责任到人——

条条河流有河长

“以前,橡胶坝部分河段长了好些水草,现在都全部清理了,水质好多了!”在承德市滦平县牤牛河边,谈起河流的变化,住在附近的市民感叹道。

“关键就在于实现了‘一河一长’,从而实现分区、分级、分类管理,实现了责任主体、管理办法、整治任务三到位。”滦平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滦平县境内的潮河、滦河两大水系蜿蜒流入密云水库和潘家口水库,每年向京津地区供水12.61亿立方米。从2014年起,滦平不断探索在全县范围实施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三位一体的河长制管理模式。县长为县域河流一级河长,乡镇长任辖区内河流二级河长。

目前,该县列入河长制管理的5个重点河道断面水质达标率不断上升,6处跨界断面出境地表水监测数据均达到国家标准。滦河、潮河在滦平县流域内断面一直保持Ⅱ类优的水质。

河长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确定了河流治理的责任主体,各级河长纵向形成了治水的“首长责任链”,横向则能统一协调发改、水利、国土、农业、环保等部门,形成共治水污染、改善水生态的良好局面。

秦皇岛毗邻大海,河道纵横,有17条入海河流。因种种原因,河流生态环境一度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为让碧水清流重现,秦皇岛市于2015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主要河流市级河长。目前,秦皇岛市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齐抓共管,覆盖全市所有河流和全部流域范围的河道管理体系,17条入海河流设立市级河长34名,县级河长113名,乡级村级河长1463名,使得每条河、每个河段、每米河道都有人管、都有责任人。

如今,河长制正在河北省更多城市推开。石家庄市对洨河实行了分段河长制管理;承德市在滦河、潮河、武烈河、柳河等8条主要河流流域范围内,实行由县区委书记、县区长担任辖区内河流的一级河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担任辖区内二级河长的管理体系,对辖区内水环境保护负总责;邢台明确9名市领导分包17条河流,强化河流污染治理和责任落实;沧州市在全市13条重点河流推行河长制,由市政府负责人担任河长,相关县(市、区)政府负责人任河段长,治理区域内河段、沟渠的水环境,北排河、沧浪渠、黑龙港河等13条河流都有了河长。

量化考核——

治理污染成常规

大多数河流水环境良好,鱼类、鸟类、藻类以及沿岸植物和谐共生,生态链条稳定;海水浴场稳定达标,93.1%为Ⅰ类水质,近海海狮、海豹、江豚频频出现……在秦皇岛,河长制带来的水治理效果正在显现。

严格考核奖惩,秦皇岛市对河长制管理实行菜单式分解、契约化管理、审计式验收、公开化奖惩。对因失职、渎职导致河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落实责任,层层示范。去年,秦皇岛市主要领导带头落实河长负责制,对分包的戴河、洋河进行首次徒步踏查。他们从两河入海口沿河道上溯,踩河冰、走田园、访住户,详细了解河道生态建设、沿岸产业布局以及污染物治理等情况。

严格考核,刚性凸显。去年,秦皇岛市7名科级干部因治污不力、工作不到位受到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

如今,对17条入海河流的流程、流域进行实地踏查,成为几乎每个双休日秦皇岛市、县、乡、村1600多名河长及各级水务、环保、城管、发改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必修课”。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拆除临河房屋、码头、仓库等违章建筑151处、7.2万平方米,关闭河道非法采砂场31个,关停、整改临河养殖场2317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16年全市调减大田玉米种植25万亩,退出涉水重污染企业115家。

随着河长制的刚性考核,河北各地河流污染整治由过去阶段式治理变成常规的行政行为,激发了各地治水管水的积极性,促进了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承德市设置了80个跨县区、跨乡镇的河流生态考核断面,将河长制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考核结果直接用于县处级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沧州市要求河长做好牵头组织开展河道水质和污染源现状调查,形成“一河一档”,研究制定水资源治理措施和方案,形成“一河一策”;在邢台,河长现场踏勘要做到五必看:河流沿途入河排污口必看;沿途村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置情况必看;沿途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必看;沿途工业企业生产设施运行情况及污水排放情况必看;国控断面、省控断面、各县市区出境断面水质情况必看。

机制到位——

管段污染需买单

“流域生态补偿管理机制”是河北省配套河长制治理水系污染的一项重要举措。早在2008年3月,河北省就在子牙河流域率先实施水系生态补偿金管理机制,规定子牙河水系各市,当河流入境水质超标,而出境断面污染物浓度继续增加时,按照规定扣缴生态补偿金。

扣缴生态补偿金与河长制是治理水污染的两把利器。2008年,在子牙河流域扣缴生态补偿金管理机制开始实行一个月后,石家庄市因流域出境水污染超标,当月被扣缴360万元。在此教训下,石家庄市开始亡羊补牢,政府出台河长制,由副市长每人包一条河流,同时制定了红黄牌制度。结果,水质考核排名末位、主要河流COD浓度严重超标的深泽县得到一张“红牌”;无极、栾城、赵县、高邑等COD浓度超标较严重的4县则各得一张“黄牌”。高压之下,污染企业或关停、或整改,当年9月份,石家庄市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非常之时,非常之举,让人们看到了非常效果。2012年,河北省在省内全面推行跨界断面生态补偿金扣缴。据统计,生态补偿金扣缴制度实施以来,全省扣缴生态补偿金达10亿多元。2012年,河北省“流域生态补偿管理机制”获得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这是全国首个获得该奖项的环保类项目。

2016年,河北省再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河流跨界断面水质生态补偿的通知》,收严了考核标准、加大了惩罚力度、引入了奖励机制,进一步加大了河流水质治理力度。“到2017年底前,对具备建站条件的饮用水水源地、国省控河流断面、跨市河流断面、入海河流控制断面建设水质自动站,实现水质实时监控;到2019年,完成全省具备建站条件的跨县界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并实现省市县环境保护部门联网。到2020年,基本形成全省规范统一、天地一体、上下协调、信息共享的水生态环境监测网。”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赵军说。

近期,河北省再次修订了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按照规划,今年年底前,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将全面建立。全省将围绕实施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6大任务,研究制定河长名单公告、河湖管理会议、河湖信息共享、工作督查、绩效考核评价、河湖管理奖惩6项配套制度,探索建立省级管总、市县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和公平公正激励问责的奖惩机制,逐步构建责任明确、分级管理、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体系,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