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本报记者 陈 颐

自1931年流感病毒的蛛丝马迹被发现以来,人们发现的流感病毒家族成员已超过百种。其中,禽流感作为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导致的动物传染性疾病,一般出现于禽鸟中,也会发生于哺乳类动物中。

流感病毒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每年,都有不少人死于季节性流感。

国家卫计委网站公布的“2017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为192,与2016年12月份相比,明显上升。

流感病毒是怎么引发的?每个人应该如何预防?为此,《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

“人类莽撞地闯入了微生物世界。”曾光开门见山,“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35亿年前就已在地球上生存,是人类闯入了微生物的世界。实际上,绝大多数微生物与人类和平共处,甚至为人类所依存。比如说维持人类肠道的益生菌,它离开肠道就不能生存。”曾光说,也有部分病原微生物会侵害人类,即所谓传染病流行。所以,人和微生物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双重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未来也不会彻底变化,可能这是长期的趋势。

传染病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播或者传染。传染病到底有多可怕?曾光说,“传染病发病数字是动态的,稍微一放松,就可能成千上万了”。实际上,传染病传播是需要条件的,首先需要有传染源,人和动物就是传染源;还需要有传播途径,如呼吸道、消化道、血缘等;还有易感人群,儿童是脆弱群体,要优先保护;此外,新传染病的突发、病原体的变异、自然灾害、人口迁徙等,都属于传播条件。

传染病影响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在人类历史上,鼠疫、天花、疟疾……这些疾病曾多次肆虐人间,甚至影响了种族版图。曾光举例说,14世纪,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流感等传染病带到美洲,导致美洲90%的土著人死亡。2003年的SARS危机,不仅给我国造成了严重影响,更影响到32个国家和地区。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出台了国际卫生条例。

那么,人和传染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曾光说,人是传染病的受害者,传染病给人类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了双重打击。牛津大学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未来三大灾难,第一就是传染病,第二是自然灾害,第三是核泄漏、核爆炸。“传染病绝对是第一位的,比战争还要可怕。战争有前线,传染病没有前线,让人防不胜防”。曾光强调,传染病有很多“帮凶”,比如空气、水源。人本身也是传染病的帮凶,把传染病带到世界各地。

中国近几十年在公共健康上取得长足进步,传染病防控功不可没。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数据上:第一,中国的人均期望寿命从1950年代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5年的76.1岁;第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950年代初期的250‰下降至10.7‰;第三,新生儿死亡率从1950年代初期的十万分之1500,降低到十万分之20。

对此,曾光总结了中国的几点经验:第一,社会安定是降低传染病的先决条件,营养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是传染病防治的基础所在。第二,大力培养农村医生,加强对传染病的治疗。第三,建立卫生系统,并逐步在全国普及。第四,开展传染病监测,一旦发生疫情,可直接通过网络报告。第五,要以预防为主,加强疫苗接种。第六,倡导爱国卫生运动,通过改水改厕,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机会。第七,建立并完善传染病防治法,对传染病实行联防联控。第八,要通过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加强国际合作。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曾光说,“实际上,疫苗接种效果要比抗生素治疗好得多,但疫苗不如抗生素效果立竿见影”。此外还要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使传染病失去变异机会。

曾光指出,中国仍面临着应对传染病的挑战。在重大传染病防控上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破解,如艾滋病、结核病的多重耐药,消灭小儿麻痹的“最后一公里”,抑制禽流感的快速传播,等等。这些都需要多部门联防联控、携手应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