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国学经典腹地探险
□ 周慧虹

这一轮国学热更扎实、深刻,更贴近中华文化的本源

近日,中华书局给出一组数字:一本《论语译注(简体字本)》(杨伯峻译注)去年一年卖了33.8万册,如果加上繁体字本等各种版本,该书总销量达45万册,创下历史新高。中华书局旗下基础图书分社出版的“中华经典藏书”丛书及“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占分社所出图书比例也连续三年实现增长,分别为52%、60%和65%。高端的专业国学经典正在迎来热销之势。

这不免使人联想到前些年曾经出现过的一轮“经典阅读热”。2007年前后,随着于丹、马未都、王立群、阎崇年等登上《百家讲坛》,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讲解传统文化,引发了《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的畅销热潮。当年的读者,在对文化学者的关注、追捧中,自觉不自觉地循着文化学者的指引,从《于丹论语心得》《马未都说收藏》等图书中尝试接近国学经典。

事隔十年之后,这种情况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读者对讲解类、普及类的国学读物不再满足,而更愿意只身深入到国学经典的腹地“探险”。正如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分析认为的,现在的读者开始真正关注经典,而不是追求张三说什么,李四说什么,这一轮国学热更扎实、深刻,更贴近中华文化的本源。

读者不再愿意一直看被别人解构过的经典,不愿意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反映出他们阅读理念的提升与阅读心态的更趋成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读书不同于做其他事情,使蛮力未必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尤其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掌握,它需要读者有一定的学养水平与识见能力给予支撑,需要讲究等级次第,做到循序渐进。可以说,欲速则不达。如果,有些读者不明就里、不讲章法,兴之所至、读之所趋,或者是一味追热点、阅读面过窄,等等,很可能读得一头雾水,甚至在理解上南辕北辙,其结果收获甚微,乃至影响到继续阅读的积极性。

阅读,既要讲求阅读率,更须追求阅读力。国学经典的热销带来阅读率这个“量”的增长的同时,我们更盼望着在阅读力这个“质”的强化方面求得同步。提升对国学经典的阅读力,尽最大可能汲取经典中的智慧,领略其文化魅力,国学经典才能在有效阅读中传承下来,我们的阅读也才有分量有质量,进而使之转化为一种升级自我认知、更新我们的知识的可靠力量。

提升对国学经典的阅读力,需要时间,更需要适时引导。在国学原著热销的同时,如果相关出版社顺势而为,围绕如何有效开展国学经典阅读组织出版一批高水准图书,与国学原著配套销售,相信有助于一些读者少走弯路。除此之外,媒体、网站等多刊载一些提高国学经典阅读成效的文字,对于国学经典富有研究的文化学者多站出来更为全面、深入地做一些普及国学经典阅读的工作等等,国学经典穿越历史、惠及后人的力量无疑会得以更好释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