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广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7年2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国有企业扮靓北疆风景线
大草原成为天然氧吧
北方重汽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北方奔驰重型汽车
繁忙的二连铁路口岸
清洁能源“风光无限”
神华煤液化厂区

美丽草原我的家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内蒙古自治区曾被誉为“模范自治区”。在118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资源富集,风光独特,淳朴热情的2500万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在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山脉、大湿地、大沙漠间挥写着大美北国的山水长卷。

区位优势独特。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是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北链接大西北的经济通道。历史上,内蒙古是贯通蒙古高原的“草原丝绸之路”和“茶叶之路”的重要节点地区,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支点,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重要腹地,呼包银榆经济区的重要组成。

资源优势突出。内蒙古是我国自然资源最富集的省区之一,被形象地称为“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地域辽阔,拥有13亿亩草原,3.7亿亩森林,均居全国前列。耕地面积1.37亿亩,是我国五大牧区和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矿产资源富集,全区已探明矿种144个,其中85种矿产资源查明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煤炭、稀土、铅、锌、银等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内蒙古有93万公顷水域,境内有黄河、西辽河、嫩江等大江大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537亿立方米。风能总储量13.8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3.8亿千瓦,约占全国风能总处理量的50%以上。光能资源居全国第二位,全区日照时数普遍在2500小时以上。内蒙古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全年平均气温为零下八度,有利于生物制药、云计算等产业发展。内蒙古境内有大草原、大森林、大沙漠、大湖泊、温泉、火山遗迹等多种自然景观,草原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独具魅力,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政策优势明显。内蒙古是全国仅有的同时享受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优惠政策的地区,还享受民族区域自治、扶贫开发等优惠政策,各种政策的叠加优势明显。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赋予内蒙古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扶持银行、保险、证券发展的金融政策,倾斜的财税、投资、土地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内蒙古出台了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非资源型产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转型升级以及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政策。

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1.37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9万公里,建成覆盖全区的24个机场,331条航线通往国际国内95个城市。水利上建成一批江河治理骨干工程、重大引调水工程、大型水库和节水灌溉渠网等水利基础设施工程,水资源配置和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全区各城市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城镇道路、供水、污水雨水处理、燃气、供热、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网络,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蒙西地区初步形成“三横四纵”的500千伏电网结构,蒙东地区500千伏电网逐渐起步。同时,建成外送电通道11条,建成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制气等油气长输管道29条。内蒙古云计算数据中心已形成90万台以上服务器装机能力,居全国首位。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重大判断、重要原则、重要要求、重大举措,树立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新征程,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一个总目标,筑牢“祖国北部边疆安全稳定和重要生态安全”两个屏障,坚决守住“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全国平均水平的“四个高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的“五化协同”,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六大基地”,加快构建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水利网、市政网、能源网、信息通讯网等七大网络体系,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展望未来,内蒙古矢志创新: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民主法治建设实现新进步,文明和谐水平实现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改善。

国企扮靓风景线

经过70年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回首峥嵘岁月,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在内蒙古的发展征程上功不可没。

实现内蒙古创新发展,既需要各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齐努力,也需要国有经济奋勇争先挑大梁。内蒙古自治区现有驻区中央企业和全区各级地方国有企业2877户,资产总额2.5万亿元,营业收入6280亿元,上缴税费515亿元,拥有95万名在岗职工。长期以来,全区国有企业在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

中国华能、中国国电、中国大唐、中国石油、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中煤集团、中盐公司、中铝公司、中储粮总公司、兵器工业集团、航天科工等中央企业先后在内蒙古成立一个或多个分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44家央企在内蒙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16年,中央企业在内蒙古投资总额超过654亿元人民币。

借力央企,内蒙古形成了支柱产业多元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产业体系。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呼之欲出。

目前,电力工业已成为内蒙古经济的重要增长极,2016年全区发电量3948亿千瓦时,其中风电发电量464亿千瓦时。“十三五”时期,内蒙古积极推进煤炭的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着力提高煤炭向清洁能源的转化比例和就地转化率。抓住国家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机遇,打通输电通道,拓展油气管网,加快布局和建设电力跨省、跨网外送和清洁能源并网通道,推动能源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内蒙古化学工业形成了以煤化工、氯碱化工、天然气化工为主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建设了一批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示范项目,积累了1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已形成685万吨精甲醇、106万吨煤制烯烃、142万吨煤制油、17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生产能力。立足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富集的优势,已形成铜、铝、铅、锌、镁生产能力622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2016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达到550亿斤以上,牛奶、羊肉、山羊绒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拥有伊利、蒙牛、科尔沁肥牛、鄂尔多斯等多个中国驰名商标。与此同时,内蒙古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形成产业发展集聚态势。2016年,内蒙古接待国内旅游者980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715亿元人民币,“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渐入佳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