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财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壳”资源贬值是大势所趋
□ 李 会

去年以来,从IPO提速,到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中取消借壳配套融资、增加股东承诺期限售期,“壳”资源的监管政策正在逐步收紧。2月17日证监会出台的再融资新规,更像是压在“壳”资源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A股市场炒壳现象由来已久。“壳”资源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够实现快速上市,其价值变化与IPO的难易程度成正比,IPO限制越多、时间越长,“壳”资源的价值越大,IPO提速无疑抽掉了其价值根基。

在技术操作层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取消借壳配套融资、增加股东承诺期限售期,也大幅提升了借壳上市的成本和难度。在新出台的再融资新规中,“上市公司申请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20%”的相关规定,则彻底堵死了企业借壳完成后,通过大比例定增从而实现“曲线上市”的通路。

虽然目前IPO堰塞湖现象尚未得到根治,市场退出机制也没有完全理顺,“壳”资源仍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监管层层加码,制度套利空间被大幅压缩,“壳”资源贬值将是大势所趋。

从IPO提速到“壳”资源价值下跌有一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将回落至合理区间。“壳”资源内在价值的下降,一方面有利于遏制市场“炒小”“炒差”、融资圈钱的风气,引导价值投资、理性投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市场去“伪”存“真”,优化资源配置,杜绝内生增长乏善可陈的中小创上市公司单纯依赖“讲故事”、玩跨界的“伪成长”现象,从而让聚焦主业、内生增长稳定、现金流充裕的绩优上市公司真正受益。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