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乡农村“创客”大显身手
——广西来宾市实施“万才返乡,共建小康”计划见闻
本报记者 童 政 周骁骏

春播季节,桂中大地涌动着勃勃生机。

为了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才返乡创业,促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广西来宾市实施“万才返乡,共建小康”计划,千方百计引“凤”还“巢”。在这一计划的扶持下,一批返乡“创客”闪亮崛起,如一颗颗落在农村的耀眼明星,照亮了周边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回来好,回到家乡大有希望,我感觉自己的路子走对了。”兴宾区良江镇松柏村村民韦开任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了脚下这块土地的巨大潜力。

哗、哗、哗……韦开任扭开自家种养基地的水龙头,捧起一口水直接就喝了起来。“这是山泉水,非常甘甜,可以直接喝。我在外头打工时就常想,别人的家乡能建得这么美好,我们这条件也不差啊,一定也能建好。”

1998年,因为家庭贫困,未满20岁的他踏上了去广东打工的路,这一出去就是18年。这段岁月里,他打过工,办过厂,也积累了先进的种养技术经验。去年9月,为了照顾家中年过八旬的奶奶,他毅然返乡创业。

虽回来才半年时间,但韦开任的种养基地却已有了一定规模。“如果你不认识我,是吃不到我养的鸡的。根本不够卖,微信熟人圈里就销光了。”韦开任信心满满地说。

山泉水养殖台湾泥鳅,林下和池塘边养殖生态鸡,喂鸡的饲料用的是甘蔗渣,韦开任给家乡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种养方式。他带头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现有鱼塘30亩,生态鸡1万羽,年收入可达到20万元;种植20多亩的指天椒,年收入可以达到20万元左右。“我最终的梦想是把这里建成一个乡村休闲旅游基地。”抬头看着对面一排秀气的山峰,韦开任眼里充满憧憬。

在来宾市,记者还见到了多位返乡创业人员。他们也都像韦开任那样,有着强烈的回馈、建设家乡的意愿,正在各显神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力量。

兴宾区陶邓乡河村村民梁武2014年返乡创业,如今建起了2000亩油茶种植基地,年养殖瑶鸡近4万羽,带动300多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

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田村陶柳利四姐弟辞掉在外地的导游等工作,返乡经营瑶族原生态美食、瑶医瑶药瑶酒养生保健、瑶寨风情休闲旅游,年营业额达5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带动周边10余家旅宿、餐饮企业共同发展。

象州县大乐镇那芙村村民黄小龙,从广东返乡投资开发“欢村购”网站和APP,为解决电商扶贫“最后一公里”问题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平台成立以来已经实现1亿元以上的线上交易,带动4000户线下贫困户,为贫困户增收350多万元。

……

返乡一人,带富一方。返乡“创客”们扎根故土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全市农村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中流砥柱。返乡创业人员示范带动效应引起了来宾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万才返乡,共建小康”使返乡创业行动得到了系统性的引导和扶持。

为了全面摸清到市外务工经商人才的具体情况,来宾市开展了返乡人才调查宣传大行动,对有返乡创业意愿和能力的人才,县、乡、村分别确定三级重点人才名单,指定专人进行联系动员、跟踪服务。

“为了让返乡人才留得下、干得好,全市布置了培训扶持、产业扶持、财政金融扶持、电商扶持、组织扶持五大扶持行动。”来宾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奉海峰说。

在各项优惠政策的吸引下,今年该市明确表示要返乡创业的外出务工经商人才达4200多名,意向投资项目2600多个,计划投资金额13.5亿元,项目投资涵盖了一二三产业。

“‘万才返乡,共建小康’计划争取到2020年吸引1万名以上外出务工经商人才返乡创业,由外出务工经商人才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000个以上,覆盖全市所有的行政村。”来宾市委书记农生文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