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立新村从来没富过,一直是个穷村。村子在山窝里,村民吃的是玉米,喝的是山涧水。可就是这样的地方,扶贫工作队硬是给“扶”起来了,一年时间,贫困户全部脱贫。立新村的帮扶单位是长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他们是如何让立新村迅速精准脱贫的?日前,记者来到这里进行调查。
生活变了样
来到立新村,村民于宝先带记者参观了村里的“幸福井”。“幸福井”位于村中部偏西,一座新盖的砖瓦房里,外面有铁栏杆围墙,上了两道锁。“这是工作队组织重新疏浚的井,打上来的水可甜了。”于宝先说,有22户村民靠这口井吃水,早先他们只能到远处的队里挑水吃。
一根用水管道通向老党员张桂喜家。张桂喜今年77岁,守着患脑梗卧床一年多的老伴,因为生病住院,借了3万多元的外债。“是工作组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们。”张桂喜指给记者看,“年前工作组送来了4袋大米、2桶豆油、1袋面。工作组的陈处长还领着医生到家里给俺看病。”
千万别以为工作组对老张就只是送钱送物。记者看到,老张家的鸡窝里,养着十几只大公鸡。原来,工作组帮扶给他家200只鸡苗,都是养到1斤多时才送来的,同时还送来了饲料。“前些天已经卖了160多只大公鸡。”老张说。记者在他家墙上看到贴着3张纸条,上面是老张家的收入账。去年他们家靠出租6.8亩地收入2800元。今年,工作组恢复了老张老伴的低保政策,还为她办了残疾证,这样两人就可领到2800元的低保费。此外,还有生产性分红2500元;养鸡收入4300元。即便不算出租6.8亩地的收入,老张家已经脱了贫。
听说记者来采访,张桂喜的孙子特意从外面跑回来告诉记者,今年准备帮爷爷多养些鸡,“除了工作组送来的200只鸡苗以外,再买100只,把后院全都变成鸡舍,靠养鸡脱贫致富”。
立新村是长春市编办的对口扶贫村,2016年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户48人,村集体收入为零。2016年初,市编办把脱贫帮扶和“双包双转化”工作列入重点任务。编办主任孟凡友亲自担任脱贫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处长陈贵峰担任立新村第一书记,张刘庄、姜涛作专职工作队成员。一年时间,编办15次专门研究和部署脱贫帮扶工作,各处室直接包保到户。到2016年末,村集体收入达11万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6500元以上。据统计,长春市编办扶贫工作队2016年度共为立新村投入资金、物资累计1003万元,同时还协调913万元的资金、物资投入立新村扶贫,为全村安装40盏太阳能路灯,铺设8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为村民送去价值30万元的体育器材和儿童娱乐设施,为村里配置垃圾清运车和垃圾箱,铺设2.2公里河道护坡、4.7公里村村通水泥路、9座桥(涵)、1.6公里田间作业路,开通了联通移动信号……
增收靠产业
王友是立新村的老支书,今年69岁,一家人年均收入只有2800元。过去,王友住的房子窗框烂了,门也关不上。工作队便将他列为重点扶贫对象。
翻新房子,安装太阳能、日光灯,扶贫资金就用去2万多元。增收也从政策入手,修房国家有政策,维修就补8000元;养老补贴1920元;低保补助2000元;参加村里的扶贫分红得到2500元;困难农民工补助1500元。政策扶贫在年底快速见效,不算地租,不算翻修旧房一次性补贴,纯收入就达到了8460元,一举脱贫。
贫困村实现可持续脱贫,最终要靠产业。长春市编办看准了立新村地处半山区的特点,大力发展养殖业及苗木种植产业。
养鸡成本低,来钱快,工作队为20户贫困户免费提供鸡苗,按每只80元左右回收,打造“立新品牌”在网上销售,当年实现收入13万元。
贫困户贫困的原因多是致富技能差。立新村靠入股养殖大户,实现贫困户分红。工作队筹措资金100万元入股养殖大户,2016年合同分红8万元,以后每年增加2万元。目前,该笔分红已经到账,除了给贫困户分红,村集体也第一次有了5万元的收入。
29岁的宗建军是村里少有的年轻致富能手,创办了养殖家庭农场。工作队投资30万元为他购入幼牛,既解决了宗建军扩大养殖资金不足的问题,又为贫困户带去了利润。一年时间,农场利润达9万元,给村里3万元分红,其他资金用于帮扶贫困户脱贫。
“我们还有一个大项目,种植山杏和云杉树,3年后就将产生70万元的效益”。说起这个项目,陈贵峰一脸自豪。
念好致富经
张海是贫困户,但脑筋活,曾经琢磨养牛致富,但苦于经费不足。工作组为他解决贷款8万元,参与到养牛大户宗建军的合作社中。2016年,他就实现收入5万元,成为村里的富裕户。
村民王栋向家门口的儿童滑梯是孩子们的最爱。陈贵峰说,当初选址的时候,工作队曾经担心没处安放。王栋向主动把柴火垛挪到自家院里,腾出地方安装滑梯。
滑梯西行几十米连着两座桥,村书记周长生说,这两座桥解决了这几户人家下雨天蹚河出门的问题,“料是工作队拉来的,活是村民自发干的。”周长生说,“工作组半夜拉来800立方的地面砖,80立方山皮石,60立方的砂子,3吨水泥都是村民义务帮工。现在,村民关心集体利益成为新风尚”。
村民王立香是个合格的“扶贫专员”,有公心,还热心。工作队为村里修路买材料,只能去市场购买,王立香找朋友将价格侃到最低,“省下的钱为村里干更多的事。”王立香说。
大年初八,记者再次来到立新村,只见一派节日祥和的气氛。王友老伴说,“今年春节过得格外高兴,大公鸡也是自己养的,吃着格外香”。
张桂喜的孙媳妇告诉记者:“今年有钱了,过年把老公公也接到家里一起过。虽然还欠着外债,但我们还年轻,加上工作组帮助,我们有信心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