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人物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7年2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递正能量的“艾克哥哥”
本报记者 杨学聪

见到新疆班的学生,辅导员艾克热木·艾尔肯都会与他们握手,然后右手放在左胸前,微微鞠躬。这种民族习俗在他眼里有更深刻的意义,“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他们传递鼓励和信任”。在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艾克热木把这种朴素简单的礼仪,坚持了13年。

在乌鲁木齐长大的艾克热木是维吾尔族,儿时曾梦想成为一名汉语老师。2004年,他从南京大学毕业时,正赶上北京邮电大学成立民族教育学院招收少数民族辅导员。“当上辅导员,我发现我的工作和给学生教汉语一样有意义。”艾克热木说。

北邮民族学院是全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容纳着来自30多个少数民族的1800多名学生。这些预科班学生通常只待一两年,就分赴国内各大高校继续深造。对预科班辅导员来说,在这么短时间里要了解这么多学生,掌握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心理动态,不是件轻松的事儿。

目前,艾克热木负责2016级新疆班和研究生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近150名学生的日常管理。谈起当辅导员的甘苦,他坦言,刚工作时因经验不足举步维艰,后来意识到一名好的辅导员不仅要管住学生,更要融入“集体”。让学生接受自己,就要关心他们的冷暖,成为他们信任的“艾克哥哥”。

2011年,学生艾合买提江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一度生命垂危。艾克热木带着大家守在重症监护室外,还在师生间发起募捐。这份来自学校师生的爱心,帮助艾合买提江战胜了病魔。第二年,在全国新疆籍预科学生“爱国爱疆”演讲大赛上,艾克热木带的学生哈斯铁尔讲述的就是这个真实故事,并以此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北邮宏福校区附近的养老院、孤儿院、民工子弟学校里,也时常能见到艾克热木带着新疆学生开展帮扶活动的身影。这些活动不仅帮助了这些弱势群体,更让参与活动的学生们体会到爱心传递带来的温暖和成就感。

十几年踏实工作,让艾克热木荣获“北京高校十佳辅导员”“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殊荣,成为北京高校的明星辅导员。2015年,北邮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艾克热木正能量工作室”。

这间陈设简单的工作室,就设在北邮宏福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工作室的Logo是一枚生机盎然的橄榄枝。橄榄枝下,56个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圆圈簇拥。“56个圆圈代表56个民族,橄榄枝代表着和平美好的生活。”艾克热木告诉记者,这Logo寓意各民族共同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共同托举民族团结的中国梦,这也是他们努力的目标。

如今,“艾克热木正能量工作室”已经有5名辅导员和14名学生干部,更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举办北京邮电大学第二届最“美”预科生评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军博“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组织藏族同学参观西藏文化博物馆;“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图片展也在大家的努力下顺利开展。

2016年,艾克热木和工作室同事一起编写的《北京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实用手册》,成为北京高校辅导员工作手册。更让他自豪的是,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面世,不仅能提供心理、学业辅导预约,还呈现了工作室团队多方搜集来的讲述各民族师生相互关爱的感人故事。如今,粉丝已有1.68万。

寒假开始。艾克热木给学生们布置这样的作业:收集整理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给家乡的亲朋好友讲讲在北京的大学生活;做志愿服务,教家乡的孩子们学汉语。“我希望学生们能通过社会实践得到成长。”艾克热木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