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百姓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近,连锁书店似乎成了各大商场的标配,而且多是融合书店、餐饮、文创于一体的混合业态——
实体书店这样“变身”
本报记者 李华林
▼ 目前,知名连锁书店品牌“言几又”的店面已经达到13家,这是北京西红门荟聚购物中心的言几又书店。
▲ “拾光书房”台阶免费阅读区坐满了读者。 本报记者 李华林摄

丁郢来北京后买的第一本书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那还是2008年,丁郢刚上大学一年级,他在书的扉页用黑色钢笔写下“购于中关村图书大厦,2008年10月23日”。

在新书的扉页上记录购书地点和日期,是丁郢坚持多年的习惯。“很多年后再翻起旧书,便能想起当天买书的情景。”对丁郢来说,每买一本书都是一次邂逅。

丁郢的大学时期,正是网络购书兴起的时候。在互联网上买书,低价、便捷,实体书店一本原价三四十元的小说,当当网、亚马逊常常都有七八折优惠,遇到活动,更是低至5折。和周围同学一样,囊中羞涩的学生丁郢渐渐更多地选择了在网上买书。大学毕业,一清书柜,200多本书,其中有百分之九十购于互联网。“大部分书的扉页,都没有记录。”丁郢有些怅然若失。

那几年,“实体书店消失”的声音此起彼伏。让丁郢记忆最深刻的是,2011年7月份,拥有17年历史,曾被誉为“北京三大民营书店”之一的“风入松”书店关门停业。同一年,民营书店“光合作用”北京五道口店和现代城店,因为欠下债务,遭遇图书供应商“抢书”。

“好的书店曾被认为是城市的文化地标,但越来越多的书店消失在城市地图中。”丁郢说,事实上,周围看书的人并没有减少。只不过,人们往往先在实体书店挑书选择,再去网上书店买书。这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实体书店自付店租做网上书店的免费“展厅”。

这两年,情况又有了新变化。“网络购书也有缺陷。”丁郢比喻,买书也像买衣服,你不去逛店,可能就错失了新的发现,也不知道哪件更适合你。在网络上,屏幕的展示空间有限,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应,商家总会把最畅销的几本书放在首页,网上翻个三五页,都可能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书。反而是在实体书店,书架上扫一眼,很多本都想看。

或许正因为这样,哀鸿过后,实体书店开始复苏。在刚过去的2016年,民营连锁书店似乎成了各大商场的标配,“西西弗书店”全国新增门店31家,平均每12天就有一家新店开张。另一知名连锁书店品牌“言几又”去年新开的店面也比前年翻了一番,达到13家。除此以外,钟书阁、方所等书店连锁品牌也在最近一年动作频频,陆续在多地开出新店。

与传统的实体书店不同,这一轮实体书店开业潮中,呈现出一个新变化——大半都是混合业态。开店讲究规模和品牌,在经营书籍之外往往融合餐饮、文创等复合业态,强调设计、氛围和体验。据称,目前业内有一个普遍的经济规律:毛利的三成靠书籍、七成靠文创和餐饮。

在丁郢家附近的西红门鸿坤广场,去年新开了家“拾光书房”,也是这种混合业态。书房占据了鸿坤广场的1至2层,一层是咖啡店,有宽敞舒适的沙发座椅,购书结账后可以带到这里阅读。中央大阶梯通往二层书店区,台阶上铺设了软包坐垫,设计成免费阅读区,读者可以拿上一本喜欢的书,随意找一级台阶坐下阅读。因为位置够大,常常有人坐累了,就躺着看书,也不会影响别人。

“这些新开的店铺,与其说是书店,不如说是‘文化空间’。”“拾光书房”除了卖书和咖啡,还卖艺术,举办摄影展、画展。比如,最近正在展出的摄影师马宏杰的“最后的耍猴人”,就吸引丁郢消磨了一个下午。

喝杯咖啡,赏赏艺术,再挑几本书带回家,在扉页写上“购于拾光书房,某年某月某日”。如今,丁郢既会在网上买书,也会去实体店慢慢挖掘冷门的好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和体验,互联网购书和实体店购书已经不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对手,而是同行的伙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