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镇元宵
罗 宾

前童的元宵行会长盛不衰的原因,除了纪念先人,还在于发自人们心中对于美好生活的真切期盼

如果有雪花,飘过重重屋顶,飘落到向晚的古镇街弄,飘落到色彩缤纷的抬阁队伍中,那肯定会有另一种美景。

这样说的时候,我的目光定格在宁海,定格在正月十四的前童古镇。

宁海,在浙江的东部,邻近东海。山海之利让这方土地富足而从容。与江浙交界处密集排列、热闹非凡的古镇相比,前童有点“悬孤”在江南南翼的意思,婉约且沉静。当然,江南古镇有的那些重要元素,前童都有。这里有明清时期的原版民居建筑,有镂空雕饰的石质窗棂,有青石或卵石铺就的曲径,有房前屋后左环右绕的清流活水,整个古镇,看上去像一幅古韵浓郁、活色生香的乡村版画。

前童还有不少江南古镇所没有的特色元素。这是一个单一姓氏的古镇,原住民都姓童;这里有特色鲜明的饮食文化,小海鲜和豆制品堪称一绝;这里是大旅行家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地,中国旅游日(5月19日)从这里起源。前童还有更具特色的元素,那就是,这里有江南地区最独特的元宵节。

前童镇以正月十四为传统元宵节,俗称“十四夜”。据宁海的朋友说,这一风俗始于元代至正年间。而闻名遐迩的前童元宵行会,则是为了纪念明代水利功臣童濠——是他,指导民众建渠,把白溪之水引入村内,汩汩溪水挨户流经每家门前,营造了一个相当良好且泽被千秋的小区域水环境。每次行走在前童,我总会为这一脉盈动的轨迹感慨良久。

我认为,前童的元宵行会长盛不衰的原因,除了纪念先人,还在于发自人们心中对于美好生活的真切期盼。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祈求五谷丰登;进入现代社会后,这种祈求既有物质成分,也寄托着保存传统文化的精神成分。

观看前童的元宵行会,时常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因为行会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鸣群锣、抬鼓亭、行抬阁、舞龙灯、转秋千、驶船灯、放铳花,等等,但最吸引眼球也是最有前童特色的,还是造型精致、风格各异的鼓亭和抬阁。在喧天的锣鼓和爆竹声里,在人群的前呼后拥里,长长的行会队伍流动起来,走老街,串巷弄,越田野,一路的艳丽色彩,弥补了早春乡村的黯旧;一路的欢声笑语,沸腾了往日静谧的古镇。

鼓亭和抬阁,巧妙地展示了前童人的艺术创造力。

鼓亭,是放置锣鼓的亭阁,高约5至7米、有5至7层,层层亭阁精雕细刻,由七八个人扛着或靠人力车行进,前后有数人引导。每只鼓亭均有不同的内涵,如“帝师亭”是为了颂扬方孝孺教书育人的师恩,“尺木亭”是为了勉励子孙后代刻苦读书的。

抬阁,其实就是一个活动的舞台,长约两米、宽约一米,下部做成船形,雕刻龙凤狮麟,披红挂绿,用车推着走。阁内是俊美的男童女孩装扮成的戏曲人物,或凤冠霞帔,或峨冠博带,或金盔铁甲,至于那是啥角色,观众可以各有各的答案。

行会经过的街巷两侧,是连片的古建筑,至少在千间以上。群峰簪笏、石镜精舍、明经堂、泽思居、职思其居、好义堂、童氏宗祠……光听听这些雅致或豪气的建筑名称,也能陶醉。长长的行会队伍、色彩缤纷的鼓亭抬阁,与这样的老屋交相映衬,绘就了一幅幅江南古镇元宵民俗图。

寻常时节走进前童,是为了感受这里“小桥流水人家”的纯粹和静谧;元宵时节赶到前童看行会,则是为了感受古镇的热烈和喜气。三百多天的安详,与一天的热闹,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在行会队伍的行进里,自然地统一起来了。

再次置身于前童行进的元宵场面时,我依然盼望,能有一场雪如期而至,在那些暗色的屋檐和明丽的抬阁之间,在我的目光与古镇的记忆之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