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团圆夜 欢乐时
侯同佳

在热闹的氛围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欢乐进入人们的心里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唐人张祜生动描写了万人空巷闹元宵的情景。元宵节时在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元夕”“灯节”等,相传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元宵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充满着浓厚团圆气息的狂欢节。

元宵节的狂欢内涵是人们向往自由的表现。元宵节之所以在古代如此得人喜爱,正是由于在这一天能打破森严的社会秩序,能使人们享受片刻自由。在当代社会中,虽然人们能享受比古代要多的自由和选择,但是往往被工作、生活的压力所累,使人们难以有闲暇时间释放自我。因此在当代可以通过在元宵节给人们适当的时间享受自由、放松身心,来传承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在热闹的氛围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欢乐进入人们的心里,实现了真正的狂欢。

同吃上元丸

在这个“流动的”社会中,人们往往离开家工作、学习,使人们与家人的距离远了,团圆成了很多人的心愿。家里的老人和身处异乡的游子都很希望能和家人共度元宵节,一起吃元宵,共同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与家人齐热闹齐欢笑,这表现着人们对阖家团圆、平安幸福的渴望。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饮食习俗。元宵由糯米粉制成球状,并用豆沙、白糖、山楂等做馅,味道偏甜,十分可口。虽然现代元宵发展出多种口味,但其中所蕴含的团圆心意却是恒久不变的。

关于元宵的起源有一个传说。汉武帝的臣子东方朔在一个冬日看到一位宫女欲投井自杀,慌忙救下并问其轻生原因。宫女说自她入宫后难见父母,日日想念,以泪洗面,以后也无法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对她甚是同情,于是答应宫女一定会想出一个办法,让她与家人相见。第二天,东方朔来到街上占卜,很多人都来到他的摊前,请他为自己算上一卦。没想到所有人的卦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这引起了人们的恐慌。人们赶快问东方朔解决之法,他说:“正月十三火神君会派使者下凡奉旨燃火,这里有一个偈语,你们可以把他带给天子,请他想想办法。”众人拿到偈语并禀告给皇上。汉武帝一看大吃一惊:“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于是连忙请东方朔想办法。东方朔假意想想,道:“皇上可传令长安城每户都挂花灯,张灯结彩似满城大火,再让城外百姓来京赏灯,使火神以为长安城已经烧过,这样可以瞒过玉皇大帝;传说火神爱吃元宵,皇上可以在正月十五那天焚香上供,并把宫女做的元宵给火神吃,以免除灾祸。”汉武帝准奏。正月十五日那天家家户户与亲人共吃元宵,祈求团圆平安;晚上花灯满城、游人如织,十分热闹,宫女的家人也入京城赏灯,并最终与宫女相聚。

这个传说反映了团圆是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之一,吃元宵也承载着人们对一家团聚的期盼,就如闽南歌谣《元宵月正圆》所说的:“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尽兴狂欢夜

元宵节的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比如有关花灯的活动就是一种狂欢热闹的项目,深受人们喜爱。每到元宵节,百姓就会挂灯、打灯、赏灯,这个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并沿袭传于后世。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无论在城市还是乡镇,人们会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来装饰繁华热闹区和街道庆祝元宵节。

夜幕降临,花灯将黑夜照的如白天一般明亮,人们涌入街道赏花灯,一年一度的狂欢盛典从此时拉开了帷幕。脍炙人口的黄梅戏《夫妻观灯》有一段唱词,描述了元宵节花灯之盛和人山人海的景象:“夫妻二个城门进,抬起头来看花灯。东也是灯,西也是灯,南也是灯来北也是灯,四面八方闹哄哄。长子来看灯,他挤得头一伸;矮子来看灯,他挤在人网里行;胖子来看灯,他挤得汗淋淋;瘦子来看灯,他挤成一把筋;小孩子来看灯,他站也站不稳;老头儿来看灯,走起路来戳拐棍。”这段唱词从对不同人看灯形态的描写,展现了男女老少对赏灯的喜爱。

说到花灯就不得不提到猜灯谜。猜灯谜由于其竞技性和奖励性吸引了大量人群,人们争相围到花灯前看上面的谜语,并开动脑筋想谜底。这种有意思的、迎合节日气氛的活动引发众人响应,使猜谜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项目。

元宵节喜庆热闹的气氛很大程度上是由放烟花实现的。五彩缤纷的烟花吸引人们的视线,烟花的爆炸声震动着人们的听觉,也正是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刺激下,人们感受到节日气氛的浓厚。

耍龙灯是元宵节时的一项娱乐活动,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因此早在上古时代就有关于龙舞的活动出现。传说黄帝时期,编排过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隋炀帝时编排的龙舞《黄龙变》也非常精彩。现在,龙舞依然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每逢元宵节都有耍龙灯的活动,场景热闹非凡。

狮舞表演一般由三人完成,两人装扮成狮子,其中一个当狮头,另一个是狮身,第三个人当引狮者。舞狮子有文武两种舞法,文舞有抖毛、打滚等动作,表现狮子的温驯可爱;武狮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表现狮子的勇敢凶猛。舞狮子表演由于装扮鲜艳、动作多样,因此备受人们喜爱。每每有舞狮表演,人们都会驻足观看、鼓掌叫好,狂欢热闹的气氛随着舞狮动作越发精彩而更加浓厚。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技艺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往往绑扎在表演者的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手持木跷的顶端以便上下。表演角色有“文跷”“武跷”之分,前者注重扮相,后者则强调展示个人技巧。踩高跷的扮演者往往身着戏装,化成戏妆,边舞边唱,因为角色各异而造型不同,有高低之别。踩高跷展现着人们对超越和突破、生活步步高升的向往。

闹花灯、猜灯谜、放烟花、耍社火这些中国传统习俗将元宵节的狂欢推向高潮,也阐释了元宵节的狂欢内涵。花灯和烟花因多彩美丽,猜谜因趣味智慧,社火因热闹多样而一直被人们所喜爱,到现在都是元宵节的必备节目。

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反映了元宵节的狂欢精神。狂欢可以拆开解释,“狂”既是疯狂也是颠覆常规,而“欢”就是欢乐热闹。因此元宵节作为狂欢节,是通过疯狂的、欢乐热闹的气氛颠覆日常秩序来实现的,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人们往往在日常生活中重复做单调的工作,但是在元宵节这天无论是花灯簇拥、烟花烂漫,还是社火表演,都展现了元宵节的华美景象。人们在其中游玩赏灯,又唱又跳、且说且笑,几近疯狂之态。这样的狂欢之景,在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中是见不到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