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人物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7年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视“小草”的大创新
胡文鹏

张海鸥和他的团队火了。自去年7月份他发明的3D金属制造技术公布以来,业内高度关注,就连空中客车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这样的国际标杆企业也不远万里,前来与其洽谈、签约。来自全球制造业领军者的肯定,无疑是对这项创新技术的高度认可。

但是,网络上对这一技术的评价却呈现两极化。大部分网友评价正面、积极,但也有少数质疑声音,例如,“懂行的都知道没啥用”“技术创新意义不大,只是在喷嘴后面加了个锤子”“根本就是用焊条生生摞出的工件”。而在刚刚结束的国家增材重点专项评审中,张海鸥团队竟然落选了。那厢,是国际标杆企业的热捧,这厢,却是评选结果名落孙山。其中的信息,值得品味。

像绝大多数一线科研工作者一样,张海鸥没有过高的行政职务,也没有耀眼的光环,甚至从未拿过单项金额超100万元的科研课题。他只是一棵创新之林中的“小草”,这也是中国绝大多数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写照与常态。

不过,张海鸥和他的团队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其3D金属制造技术更不可小视。首先,这项技术首次将分离数百年的铸造、锻压、焊接与热处理合而为一,实现了“铸锻铣一体化”。其次,这项技术将3D打印变为3D制造。3D打印技术问世30多年了,但是金属3D打印本质上仍是一种3D铸造,处于“中看不中用”的阶段。张海鸥团队打出首个3D锻件,且零件多个性能高出传统锻件,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突破。最后,这一技术能制造出超过1米的大型锻件,朝着推广应用再进一步。这也是这一技术能引起空客、通用高度关注的主要原因。

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以10年为单位的时间投入,需要成千上万次的试验测试,需要无比深厚的学识积累,需要常人难以忍耐的潜心苦研,需要那一刹那的灵光一现。但创新最不需要的,就是问出处、比出身、拼资历、论大小。用创新成果和市场反应之外的标准去评判创新,是对创新的莫大伤害。

今日之中国,从未像今天这般呼唤创新。在《中国制造2025》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中,中国制造业要撸起袖子,加油赶超,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与美德英日等制造强国比肩而立。要实现这个不小的目标,没有大量敢创新、愿创新、能创新的“小草”,不行!没有大量颠覆性的技术革新,不行!没有鼓励创新、呵护创新的氛围,不行!论资排辈分项目、建基地,那更不行!

有人说,创新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的确如此。在创新已无比紧迫的当下,倘若有更多的人,愿意把惊羡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呵护娇嫩、脆弱的创新之花上,相信,将有更多明艳的花儿竞相开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