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城市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南焦作:重拳出击“污染围城”
本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王佳宁

随着城市化的急剧发展,河南焦作面临污染物的“五个围城”困扰。为此,焦作的执政者打响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治污大会战,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下,摸索出一条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治污有效路径。

建市60余载,河南焦作市从资源带动到旅游经济后发崛起,城市建设注定要更上层楼。但城市化急剧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垃圾围城”、“堆料围城”、“冶炼(土小)围城”、“废品围城”、“涂装围城”,“五个围城”破坏生态、影响生活,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转型发展。

城市建设要面子更要里子,如何拔掉百姓的“心头刺”,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和勇气。

史上最大规模治污大会战

“哪有卫生可言!我们家门口以前就是一个小型的垃圾堆,夏天的时候,异味很大,而且把路都堵了。”家住焦作市马村区亿祥美郡的王书珍抱怨,小区东侧被两层楼高的垃圾堆占道,已有4年之久。

城市垃圾难处理,日复一日堆成山,蚊蝇乱飞,污水横流;建筑材料随意堆放,有些甚至直接被扔到河道中;污染严重的“土小”企业在城边肆意“开花”,废品回收站大多露天堆放垃圾,车辆一过,尘土飞扬。

面对形势严峻的“污染围城”,焦作市委、市政府在2016年8月31日,拉开了焦作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工作,横下一条心,要还百姓一个清洁家园。焦作市委书记王小平、市长徐衣显在一线指挥,5城区把环境集中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区委常委分包街道办事处、县级干部分包路段、街道办事处和牵头部门协调配合,合力攻坚。为保证落实,各级各部门建台账,摸底数,挂图作战;定计划,定节点,有序推进。为加强督导效果,焦作市政府拿出500万元以奖代补,建立5个督导组,全方位、不间断督导,每周一召开通报会。整治高峰期,3000多人和300多台整治车辆同时在道路上穿梭。

清洁家园市民也出力

“垃圾如果不清扫,叫他媳妇都难找。谁家门前有臭味,叫他一辈子打光棍。卫生搞得棒棒的,心情也会爽爽的。村庄干净又卫生,大人小孩都高兴、都高兴!”连日来,一到晚上7点半,焦作马村区“污染围城”攻坚战文艺宣传队到农村、社区的巡演就拉开帷幕,自编自演的快板书让现场数百名观众捧腹大笑。

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豫剧下乡巡演;组建整治微信群提高工作效率;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助力攻坚……伴随着深入而广泛的群众动员,每村、每社区、每家、每户都掀起了整治污染的热潮。

如何在“污染围城”攻坚战中占据主动,常态长效?焦作市选择了广泛发动群众,让全体市民都参与进来。

“区、街道、社区的干部都在行动,咱们老百姓也要出把力,建好我们的新家园。”焦作冯营街道东苑社区居民张宪光说。道路旁许多商家自行拆除门前的私搭乱建建筑物;东苑社区近100名群众自发组建5支攻坚志愿队,和街道干部一起参与整治行动,短短几日,社区面貌就焕然一新。

治顽疾双管齐下

焦作市北临太行山脉,矿产资源丰富,冶炼类企业遍地开花,参差不齐。“无证、无照、无税的小作坊占冶炼类企业的三分之二以上,不仅数量多,而且生命力‘顽强’,管理难度极大。”焦作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透露,“土小”企业的治理是整个“污染围城”攻坚战中的最大顽疾。

在焦作山阳区庙问村旁,山坡上鲜有植被,大片深褐色的山体裸露在外,只盖了一层薄霜。“我们这里‘土小’企业多得很,大家只顾赚钱,谁还管青山绿水?”庙问村副村长李保拴说道,取缔“土小”企业肯定有抵触情绪,这只能靠干部多做说服工作。

如今,原散布于焦作城乡接合部的冶炼“土小”企业被全部取缔,拆除了设备、厂房,有的成为观光农业用地,有的变身为废品回收等环保企业。生活垃圾回收了,卖场堆料清理了,污染作坊关门了,喷漆作业环保了,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让群众竖起了大拇指。更为可喜的是,为整治“污染围城”,焦作市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位于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焦作伟太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的制砖企业。该企业刚刚引入一条8000万元的德国自动化生产线后,又追加投资5000万元,形成年消化建筑垃圾170万吨的生产能力,可处理焦作市一年新增建筑垃圾的85%。

“好垃圾”能变废为宝

据统计,焦作开展“污染围城”整治工作以来,清运平整垃圾656处,共338万立方米;腾出土地5552亩,用于规划建设游园48处,商业开发、旅游休闲等27处,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等58处。

破解“垃圾围城”,显然不仅要清运平整,如何处理垃圾才是重头戏,为了实现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焦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巧用再生资源,摸索了一条垃圾资源处理的有效路径。

“俺从居民家里收购来的废品直接运到这里分拣,避免中转存放,污染环境。”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再生资源回收中心内,干了30多年垃圾回收的人凤午骑着一辆装满垃圾的三轮车进入废品分拣场。这样的废品,他一天能收近百斤,全部送来分拣。

2016年9月初起,示范区内的53个废品收购点陆续被这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中心取代。8700平方米的大型仓库内,纸品、玻璃、金属、塑料、橡胶、家具六大类分区存放废品,各类废品摆放整齐,一改往常小型废品回收点的脏乱差。

仓库内,7名工人正将塑料瓶压扁,装进高1米5的尼龙袋。这片垃圾分类区的负责人老崔曾有一个露天的垃圾回收站,如今所有收购点商户集中进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了废品回收、分拣、加工、储存一体化。“这些瓶子以前直接扔进垃圾粉碎机粉碎了,会产生不少扬尘。现在可以被运到安徽和江苏做衣服,收益也更多了。”

“我们力争将该中心建成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示范基地,成为行业的标杆。”再生资源回收中心经理王攀文认为,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他提议建立完善的社区垃圾回收点,以减少垃圾处理的中间环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