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高吸引力 配套得跟上
白 丁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2亿。同时,失能老人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总数已经超过4000万。养老已成为我国当下亟待破解的重大社会问题。

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与群众入住需求差距过大的问题仍然突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养老机构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目前养老机构空置率仍然较高,全国平均高达48%。一面是优质养老机构“入住难”“一床难求”,另一面是养老机构空床率近五成的现实。“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折射出当前我国养老机构面临的结构性“失衡”。

失衡在哪?比如,很多老人特别希望自己住在小微型介入式的社区养老机构,但这种机构由于数量非常少,常常是人满为患,一床难求。不少公办的养老机构,虽然服务质量不错,但吸引力却不够。如今,不少城市公办养老机构的郊区化,使得老年人脱离了原有的生活圈,不仅子女探望不方便,还割裂了老年人与其他年龄层人群的交往。以前出门就是超市,现在去一趟市区要几个小时。就算硬件设施再好、服务水平再高,仅交通不便这一项,就会让许多老人打退堂鼓。

从养老机构的服务理念看,“需方思维”亟需加强。居家养老也好,机构养老也罢,都离不开社区服务基本功能的支撑。对于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们来说,不仅要解决好吃穿住等基本问题,还需要满足文化娱乐、社会参与等众多精神层面的需求。再往远了说,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可不是仅仅圈一块地、建一个好养老院那么简单——在哪建、怎么建、老人购买力能否承受、周边环境是否适合养老等,这些问题都是在规划中必须考虑的。

与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相比,养老机构的发展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现实,要求发展更多的养老机构。长远来看,养老机构主要服务对象应当是失能半失能老人,他们才是养老机构应该予以满足的刚需。同时,我国养老机构的供给格局亟待改变,应重点发展满足中等收入老年人经济水平的中档养老机构,将养老机构的结构从“哑铃形”调整为更合理的“橄榄形”。

因此,未来新增的养老机构应大力发展城区中小型和小微型养老机构,就近方便解决中低收入、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合理统筹各类养老机构的空间布局、功能结构、数量规模,推进养老机构地区平衡和结构合理。此外,要研究社会服务、社会关系等资源因素对老年人居住地选择的影响程度,应该考虑在交通便利、人口聚集趋势明显的开发区,发展养老服务社区,配套医疗、生活超市等服务,打通老年人异地养老的环境和制度障碍,最终实现生活体的整体转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