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姓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迎合百姓品味才能“火”
董学敏

春节期间,对于老百姓来说,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吃”。吃什么?很重要。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吃”上也要遵循和继承传统。譬如,有一样每个人耳熟能详的东西,在过春节时,是很多家庭的必备,那就是——火锅。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美食,起源于民间,唐代已广泛流行。无论是箪食瓢饮的下里巴人,还是钟鸣鼎食的门阀世家,均对火锅有着执念般的热爱。《红楼梦》金纯玉粒供养出的世家子弟和闺阁千金也对火锅青眼有加,在宝玉“探宝钗黛玉半含酸”的桥段,便有一炉沸腾的火锅充斥在儿女情长的场景中。

中国风靡的火锅,在于驱寒果腹的本性,还跟中国人喜欢团聚、热闹的传统有关。一桌热气腾腾的火锅,麻辣、清汤、咖喱火锅底……素菜、肉菜、海鲜随你所选,满足所有人饮食需求,一大桌人选着、吃着、笑着,用漏勺分着菜,火热的气氛常溢出门外。如中国人端午节吃粽子,过年喜欢吃饺子,要热闹必选火锅。

看食材在火锅中翻滚,亦是一种享受。花瓣状的生肥牛片下到滚烫的辣锅里,红油瞬间将其包裹起来,肉片在高温烹煮下迅速打卷,待红油略散,肉片浮起,轻轻夹起一片,蘸上小料,又香又辣,来不及细细品尝,鲜嫩的肉片便吞咽了下去。涮肉是吃火锅必备,不仅仅因为大部分人“无肉不欢”,更因为各种类型的肉放到火锅中“涮”过便附加了新口味,变得人人普适。各类肉与火锅底料产生了奇妙反应,牛肉不再难以咀嚼,鱼肉也不再腥气难忍,羊肉亦去除了大部分膻味,都带着难以拒绝的香味,让你饱食为快。

随着火锅越来越受欢迎,火锅种类日渐繁多。有重庆火锅、老北京铜锅涮、潮汕牛肉火锅等地域化区别,尤其是火锅被发扬光大的四川、重庆,多年来一直默默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吃货们,很多人专程“打飞的”进入蜀地,只为一睹满是红油辣椒的餐厅,品尝瞬间将人辣出眼泪的火锅。此外,火锅还有“繁”“简”之区别,有因各类繁杂的服务闻名的“海底捞”火锅,也有上菜迅速、方便实惠的“呷哺呷哺”。

而今,各类火锅店遍地开花,但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些火锅店食客等位要排上两三个小时,有些火锅店门可罗雀。一家火锅店之所以能“火”,取决于多方面的原因。仍然以“海底捞”火锅为例,它虽然属中高价位,但却经常出现供不应求、长时间等位的情况,这主要也在于其“稀缺性”。在其他火锅店为了菜品、推广而绞尽脑汁的时候,“海底捞”却瞄准了“服务”,从进到店所有店员齐声问好,到等位时可享受免费上网、擦皮鞋、美甲等服务,甚至帮小孩子喂饭,大大小小的服务,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是其他火锅店所不能提供的,“物以稀为贵”,大家都想来体验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呷哺呷哺”则走了另一条路线,那就是精确定位目标消费人群,它不需要“高大上”的装潢和繁杂的服务项目,它的定位是学生、白领等普通收入群体,这个群体对快捷、实惠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呷哺呷哺”正迎合了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琳琅满目的消费市场,提供了多种选择,也让人们陷入选择困境——什么才是让人们乐于掏钱的消费?以“火锅”为例,或服务,或价位,或特色……迎合了老百姓的各种“口味”才能“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