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7年1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舟”探索航天技术军民融合之路——
商业航天迈出新步伐
本报记者 郭静原
1月9日12时1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吉林一号灵巧视频03星,同时搭载行云试验一号、凯盾一号两颗立方体星。标志着我国在商业航天领域迈出新步伐。 汪江波摄 (新华社发)

1月9日12时11分,“快舟一号甲”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将3颗卫星成功送入轨道。不同于以往的航天发射模式,此次发射完全按照市场方式运作,是一次纯商业航天发射,被认为是中国在商业航天领域迈出的新步伐。

“快舟模式”撬开商业大门

“快舟的命名已经说明了它的特点: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快舟固体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梁纪秋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此次商业发射任务所采用的“快舟一号甲”火箭是快舟系列火箭的第二款,也是首款正式推向市场的火箭。从用户下订单采购到最终提供发射服务仅用了8个多月时间,一般火箭的研制至少在1年以上。

“我们在发射准备上耗费的时间非常短,不需要固定发射塔架。此外,由于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不需要加注燃料,只需提前两天进入发射场,不超过10人就可执行发射任务。”梁纪秋说。

与快速高效发射模式相得益彰的是快舟的低成本优势。“快舟火箭目前每公斤载荷运载成本在1万美元左右,价格极具竞争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副院长张镝表示,价格是否低廉,产品是否可靠,能否按需按时发射,这些往往是用户最关心的3件事,快舟就是完全按照用户需求设计的。

为了完成此次发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并精简流通环节,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性价比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快舟项目的资金来源是商业自筹,参与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火箭发射还买了商业保险,整个运营过程,配套厂商都严格遵照商业契约精神来履行。”张镝说。

相较美、俄等航天强国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成熟运作,作为我国纯商业航天发射首秀的“快舟模式”似乎来得更晚一些,却并不影响其示范作用。“当前正是航天技术实现广泛商业化应用的关键阶段。”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表示,“我们是时候把航天技术作为一项伟大的产业来发展了”。

航天产业链条亟待建立

商业航天是航天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产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建恒介绍,自1985年我国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目前已建立了完备的火箭系列型谱和大中小型卫星平台,完成43次国际商业发射,提供12次卫星搭载服务,成功为7个国家提供了9颗卫星的整星出口业务。

不仅如此,政策持续给力也成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5年底出台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指出,国家将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卫星研制和系统建设,增强发展活力,到国内商业航天进入起步阶段,2015年被认为是“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元年”,再到2016年12月份发布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信息产品服务、卫星运营等航天活动,大力发展商业航天。

然而,中国商业航天的“腾飞”仍面临不少难题。“关键是还未建立良性的航天产业链条,有些环节尚未形成商业化运行机制。”张镝告诉记者,以发射环节为例,火箭发射场属于垄断性资源,航天发射计划必须按年度申报后才能获得发射许可。这对几个月就能完成的商业航天发射来说是行不通的,还需要拿出相应的政策机制扶持。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航天的军民融合脚步正在加快,商业航天将会吸引更多人才、资本和企业加入,共享‘太空经济’红利。”张镝表示,只有通过研发更快、更低成本的商业航天发射模式,以多元的航天技术应用服务航天项目开发。

“上天入地”连接大众消费

随着航天产业的下游铺设和覆盖越来越广,围绕航天爱好者、航天从业者市场和资本等多方面需求,航天产业与商业资本正在形成合力,共同探索商业航天发展的无限可能。

“单一的‘卫星研制+发射’服务已很难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往往卫星‘上天了’,却不能及时‘落地’,还需提供从卫星发射服务到地面系统建设、商业运营等‘天地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总裁韩庆平表示,公司推出的“太空车”项目就分为“太空专车”“太空班车”和“太空顺风车”,用户可以指定时间、轨道及卫星数量,由公司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专属发射服务。

普通人有没有机会来一次“太空旅游”?韩庆平介绍,公司将在未来20年至24年间,开发10吨级的亚轨道飞行器,可相继实现60公里至80公里轨道高度的商业载荷飞行和3座至5座的商业载人飞行,为大众提供太空旅游观光、短时间失重体验和特殊机动飞行服务。“我们把亚轨道飞行体验视为服务大众的起点,致力于建立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太空经济生态圈。”他说,亚轨道飞行体验正是连接航天与大众消费的关键。

据统计,2015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达3353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占比76%。卫星应用也正逐步面向智慧旅游、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医疗、文化传播等大众信息消费与服务领域迈进。随着我国天基数据的深层价值需求不断增大,商业航天效益还将持续攀升。

如何更好地利用商业航天资源?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处长胡朝斌表示,未来应鼓励航天技术创新联盟、产业联盟及产业园区的建设,同时将加大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的商业化投资比例,逐步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国家空间基础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参与航天科技产业化,引导完善航天保险、风险基金和金融服务业,并支持高分卫星数据的商业化,推动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融合创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