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霾盼天帮忙,更要人努力
本报记者 熊 丽

1月份,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频遭“霾伏”。人们又开始了一次次等候:等风来。

“人努力”效果尚不显著

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石敏俊看来,空间差异显著、季节性显著、等风来,这是京津冀雾霾污染的主要特征。

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到2017年京津冀区域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5%左右。据了解,“大气十条”实施以来,2013年至2016年京津冀地区PM2.5年均浓度出现了明显下降,2015年的降幅尤为显著。

“但2015年PM2.5年均浓度的下降,‘天帮忙’的因素起了很大作用。‘人努力’的效果主要体现在风速偏大的天气,对于低风速的静稳天气下PM2.5浓度的下降,效果尚不显著。”石敏俊说,“如果周边区域不同时减排的话,几乎所有区域都难以实现‘大气十条’要求的浓度目标”。

石敏俊认为,从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雾霾污染问题。石家庄、保定、唐山、邯郸、邢台、衡水等地不能满足于PM2.5年均浓度下降25%的目标,应当减少更多的污染物排放,把PM2.5年均浓度降得更低。

应关注重污染天气的发生频率

为什么北京雾霾情况总体在好转,但人们的感觉却相反呢?石敏俊认为,随着PM2.5年均浓度降低,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也将相应降低,但两者不是线性关系。雾霾治理的政策重点应转向如何减少重污染天气的发生频率,尤其是冬季静稳天气条件下的污染物排放控制。

“地方政府必须正视雾霾治理给区域经济增长和民生保障带来的短期冲击,多管齐下,尽量减轻雾霾治理给区域经济增长和民生保障带来的负面影响。”石敏俊认为。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陈彬说,“我们关心的不是浓度、不是数字,而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居民所付出的健康代价,重污染天气频率确实是大家感同身受的”。

石敏俊认为,产业转型是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降低资源环境负荷,控制污染物排放量。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叶裕民教授认为,雾霾作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就京津冀而言,根本在于提高区域的发展能力,提高接收较好企业落脚的环境质量,需要京津冀共同努力。

叶裕民建议,通过建立一些京津冀的财政资金,帮助河北等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其吸引投资发展较好产业的能力。

环境治理需要更多公众参与

“这些年采取了单双号限行、污染企业关门等多种举措,但事实上雾霾还是很严重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徐晋涛认为,雾霾污染是一个公共问题,而不仅是治理的问题。解决公共问题,需要运用经济手段。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华认为,如果能够构建一个由污染制造者、受害者、媒体以及非政府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对话平台,可以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参与环境保护,同时也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

“人努力”还离不开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比如少开车,增强环保意识。尤其是春节临近,烟花爆竹类产品即将进入消费旺季。中消协日前发布的春节消费警示就建议,少放花炮以减轻雾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