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小伙伴都表示没有去影院看电影的计划。一来,因为临近春节,工作上的许多事情需要有个交代,实在挪不出空闲时间;二来,没有什么电影可看。发行、院线都铆足了劲儿,准备大战春节档,仅1月28日农历大年初一这一天,就有《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健忘村》《功夫瑜伽》等多部大卡司参与的电影上映。既然如此,小伙伴们觉得,不如也铆足了劲儿,春节假期看个痛快。
其实,春节档电影开启拥挤模式,恰恰是对近年来不断增长的春节文化消费的回应。春节可以很“文艺”。与家人一起看电影、境外游、逛庙会、观展览成了不少人春节假期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2016年,春节档影片创下7天30亿元票房纪录就是最好的注解。在电影院场场爆满、旅游景点和庙会现场人头攒动的同时,人们仍然觉得不“解渴”,更有不少人吐槽电影票房与板砖齐飞、相似的小吃烤串充斥各地庙会。这反映的是春节文化消费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细细思考,这也是文化产品供给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总量规模空前,单一化、同质化问题严重,精品供给不足,真正被社会大众充分消费、充分认可的精神产品更是少之又少。春节假期,合家团聚,大多数人有了休息时间,本就潜力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需求有了更强烈的释放意愿,上面提到的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矛盾也就在这段时间集中爆发。
怎么破?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是根本。具体到春节文化消费,有两条路可以试着走走看。
一条路,继续深入挖掘春节的文化内涵,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文化产品。春节本身就是文化现象,春联、年画、灯笼等是标志性年货。需要我们去做的,就是改革创新这些传统年货,使其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趣味;创新开发新年货,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拿出“人见人爱”的文化产品。毕竟,“90后”“00后”已成为我国文化消费主体,他们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消费习惯、消费意愿和市场意识,文化产品只有跟上变化,才能有市场。
另一条路,围绕“合家欢”的概念,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文化产品。有人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过去是饥饿唤起面包,有需求才有市场;现在是面包唤起饥饿,如果能摸准人的潜在消费欲望,就可以创造一个市场。对春节文化消费来说,“合家欢”的概念就是个好的切入点。“合家欢”与新春佳节这种举家团圆的日子很搭,其针对的是全龄化消费者,这也是春节档电影主要以通俗性、情感线、正能量、大团圆等来塑造故事和形象的原因所在,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看点”。只是,大多数春节档电影关照到上述要素的同时,却忽略了艺术性和思想性,才弄得不尽如人意。当然,除了电影,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也能生产出合家欢主题的产品。比如博物馆,既可展示历史史实和文化内容,又可设置让家庭参与其中的、与春节传统文化相关的手工艺制作。若果真如此,定能成为不少人合家欢聚的好去处。
既然说到“合家欢”,有一句话就不得不提。春节期间多陪陪家人,多参与契合“合家欢”主题的活动,少做几天“低头族”。这只是善意的提醒,说给你听,也说给自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