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人物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7年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急救善使”:多一道生命保障
本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常 旭

前不久,一名60余岁的老人突然昏厥在山东淄博市博山区的一处路旁。此时,恰巧路过的当地“急救善使”孙芳立即正确施救,争取到最宝贵的5分钟,在随后赶到的专业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成功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数据显示,每年全国约有180万例心脏病猝死病例,其中,超过半数的病人在家中或送往医院的途中就已死亡。绝大多数“第一目击者”对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匮乏,成为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在心搏骤停后的4分钟内,能够得到高质量心肺复苏者,将有一半的几率成功存活;错过这几分钟,生还率将急剧下降。

由此,从2015年2月份起淄博市10部门发起“急救善使”公益活动,计划5年内培养10万名“急救善使”,并制定了5年工作计划、培训章程。参加公益培训的临淄区朱台镇王庄村村民张尚忠说:“在农村,更急需普及急救知识。我来参加公益讲师培训,就是为了掌握好知识,回去教给乡亲们,希望能够多挽救些生命。”

村医学了,回乡教给村民;老师学了,回校教给学生;保安学了,回去教给业主;司机学了,回去教给同行……急救技能的全面普及,在当地已蔚然成风。淄博市卫计委主任张鲁辛告诉记者,应急急救直接关系到民众生死,“急救善使”让一个沉重的医学话题变为社会大众技能,给每个人的身边多加了一道生命保障。

据统计,“急救善使”公益活动开展近2年来,已组织培训200余场次,有2.5万余名公共场所工作人员成为合格的“急救善使”,有7000多户家庭有了合格的“急救善使”。淄博市副市长刘东军表示,近年来舆论对于“老人倒地无人扶”社会现象轮番诟病,这与市民普遍不懂急救知识、不敢“轻举妄动”不无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讲,急救培训不仅是生命急救,更是道义与良心的急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