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业龙头到产业集群的建立,从各自生长到专业化深耕细作,在当前超过2300家的众创空间中,有这样一批“术业有专攻”的群体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亮点。
2016年7月份,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驱动作用,紧密对接实体经济,科技部发布《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指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涉及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首批17家示范性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访了广东、湖北、河南、陕西、天津等地的部分专业化众创空间,探寻他们独特的创新发展之路。
大工匠引领创客成长
张敏波,是河南洛阳市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铸锻厂冶炼车间的一名青年炼钢工。他和团队一起成功实现了56炉3580吨高纯净度加氢钢水产量,填补了公司在石化加氢项目产品领域的空白;为降低生产工艺成本,他总结实践经验参与制定了《钢水终点碳控制操作法》,经财务部门核算每吨钢水能够节约成本79.48元,助力公司实现降本增效。
在张敏波看来,正是公司“大工匠工作室”对他的悉心栽培,才有今天的硕果累累。“工作室针对青年职工制定一系列培养计划,让我们少走弯路,能很快提高产品质量和焊接效率。”2013年12月份,张敏波被选入杨金安大工匠工作室,在老焊工杨金安的带领下,学到了扎实的焊接手艺。
“大工匠工作室”是中信重工在人才制度上的创新之举。2013年11月份,中信重工在8000多名员工中精心挑选,最终以5位大工匠名字分别命名的5个工作室正式成立,并建立了22个工人创客群,各创客团队之间围绕着优化工艺技术、解决生产难题、形成典型工艺规范、固化创新成果等开展活动,大工匠则在生产制造中发挥克难攻关、言传身教、示范带头等重要作用。由高级技能人才领军的工作室已成为领衔创客成长的“火车头”。
“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实验验证、园区孵化等方式实现技术创客群、工人创客群、社会创客群和国际创客群四个创客群协同创新。”中信重工副董事长刘大华告诉记者。
大企业筑巢,培育创客生存发展,这样的“传帮带”例子还有很多。在广东东莞市,依托大连机床(东莞)智能技术研发中心打造的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中小企业停留在图纸上的创意走向规模化生产。
机床运行成本高,小规模的生产企业不愿接单,但盲目量产又会让创业者面临巨大风险,止步于试验阶段。针对创业者这一痛点,大连机床集团在东莞成立了智能技术研发中心,并建设了一个功能完备的工业实验室。“不仅降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智能制造行业的门槛,也能解决龙头企业产能过剩问题。”大连机床集团副总经理孙欣裕说:“创客可以实现从图纸到样件、样件到小批量、小批量到大批量生产的层层转化,还能享受具备丰富经验的老工程师指导的全程服务。”
开放平台实现合作共生
从一家专注科研成果转化的企业变成一个生产创客的平台,大企业催生专业化大型孵化器,推动了整个行业内外创新生态的发展。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从2013年建设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开始,到目前孵化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生物医药企业106家,建立了诊断试剂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作为一家在基因诊断技术及试剂产品研制、开发和应用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的行业龙头企业,达安基因为什么会想到去做众创孵化?
达安基因董事长何蕴韶认为,对中小企业而言,有一个敞开的平台,能实现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要素的集聚融合,这非常重要。专业孵化器就是这样的平台,能帮助他们解决在创业路上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提高创业成功率,缩短成长周期。
“对大企业自身而言,只有依托自身资源,向平台化、集群化过渡,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因此,达安创谷孵化器应运而生。”何蕴韶说。
基因检测技术联合便捷的互联网服务能擦出怎样的火花?“80后”小伙翟召华开发出一款手机应用软件,帮助社区腿脚不便的人群买菜。然而,这种“互联网送菜”模式刚推入市场便受到重重阻力,菜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制约项目进一步研发、推广的关键。
经过多方联系,翟召华搭上了达安创谷孵化器的顺风车,共同构建“食安菜妈”智慧菜市场,利用食安科技的基因检测技术检测菜品。“通过第三方检测实现菜蔬溯源,让监管更高效,让市民更放心。”达安创谷总经理黄珞介绍,食品安全检测数据不仅向市民公开,还向有关部门开放后台,方便监管。“未来,‘食安菜妈’还将与社区菜市场‘联盟’,为用户搭建一个食品安全、智能支付、送货到家的服务体系,并基于达安基因丰富的资源,为用户提供营养食谱、健康检测、健康医疗、健康养老等一系列智慧服务。”黄珞说。
在武汉市,曾经诞生了我国第一根光纤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南望山园区,如今已成为双创基地。去年6月份,由武汉市政府和烽火科技集团共建的创新创业基地烽火创新谷正式揭牌,并成功入选光通信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
武汉烽火创新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山表示,烽火创新谷通过构建“创客群体—基底企业—行业龙头”的生态链,触发新的产业增长点并不断成长扩张,实现生态链的共生共荣。
种子基金破解融资难题
创业路上,不少企业都面临着投入过高、上下游资金链发展不平衡、相关配套设施跟不上后续规模化生产等问题,特别是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信贷服务体系下,众创空间项目的推进还要集“众力”。
专业化众创空间如何解决融资难问题?2016年8月份,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西安市高新区联合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及其他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的西北地区首只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天使投资基金投入市场,助力光电子集成专业化众创空间内的资金运营。
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总经理秦占阳告诉记者,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天使投资基金,这只先导光电集成科技基金在投资方式上结合了光电子集成产业上下游特点,投资团队对项目实行可行性调查和判断,符合投资要求的项目会同步拨付小部分资金实施样片生产,并根据样片生产后形成参数测试结果,制定后期投资与改进方案,符合条件的再大规模投资生产,做到在风险控制上“有据可依”。
天津分子医学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则设立精准帮扶、授信模式、良性循环的种子基金。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投资发展部副部长王鹏表示,众创空间设立了300万元种子基金支持创业团队发展,并得到天津市科委90万元引导基金的支持。他们对经过投资决策委员会考核的项目,按照项目进展程度,用额度不高于5万元、期限不超过2年的借款,及股权出资、增资、创新产品收购等方式参与投资;对拟成立或已成立公司实体的项目,采取投资或增资占股的方式给予支持;对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认为具有巨大市场发展潜力的项目,采取收购创新产品的方式加以支持。
专业化众创空间形成了明确的技术开发定位与互融合作模式,寻迹而来的则是社会资本倾斜和投融资生产实践,全产业链孵化模式逐渐形成。
在全国唯一一家智能硬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TCL创客空间孵化器里,创业项目在6个月至18个月的孵化周期内都将接收到TCL集团各类产业资源的导入,并有来自TCL创投、十方创投及孵化器内部设立的1000万元种子基金资金支持。TCL集团工业研究院副院长马松林介绍,孵化器还将以2%至5%的参股方式,对创业项目实施免费孵化。目前,TCL创客空间已孵化项目中有3个项目估值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