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不确定”病患获得确定的保障
袁 勇

张笑和陶子同在一个罕见病患者QQ群中,每当陶子“诉苦”,张笑就说陶子已经很幸运了。“比惨”是罕见病患者经常互开玩笑的一种方式,这其中又显现了他们诸多的无奈。张笑来自山西省晋中市,因为疾病原因,难以灵活就业。如今张笑在北京生活,因为北京的医疗条件更好,对她的病症的治疗效果更好。

同时,张笑也是一个黏多糖贮积症患者社会团体组织的唯一全职人员。该组织平时在网上和病友以及家属分享一些疾病知识、医疗信息并互相鼓励,有患者来北京治疗,张笑也会去看望一下。张笑说,在发现这个组织之前,她以为全国就只有她一个人得这种病。在给记者讲述了黏多糖患者无药可用的处境之后,她也表达了希望得到社会政策帮扶的愿望。

张笑的处境是罕见病患者群体的一个缩影。目前,除了用药困难之外,罕见病患者还面临着社会援助缺失等问题,在教育、就业、婚恋等多方面面临着普遍的排斥和歧视,社会宣传和公众认知不足等问题也十分突出。推动罕见病患者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有专家认为,罕见病多为隐性遗传疾病,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罕见病患者人数较少,同时种类众多,推出普遍性的救助政策并不现实。有关部门应当以列清单的方式,发现一类,救助一类,发现一个,救助一个,推行医疗领域的“定点扶贫”。

在国内,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已经依据自身情况,先行先试,推动罕见病患者救助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也引来其他地区患者的“羡慕”。然而,面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患者,还需更多地方紧跟这些先行地区的步伐,让罕见病患者在遭遇“不确定”的疾病时,能够拥有“确定”的社会保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