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城东行7公里,城庄乡东庄村几排红墙白瓦的楼房正在抓紧施工。这个村庄中间被一座大山分隔开,村前邻近345国道,交通便利,村后却深居山内,鲜有人至。
“住在深山里,娃们连娶媳妇都难!”东庄村支部书记张金先介绍说,由于贫困,村子里30岁左右的单身汉有好几个。
“没有国家好政策,我一辈子都走不出这大山!”根据南召县易地扶贫搬迁方案,52岁的东庄村村民王天仓一家3口在春节前就可以住进75平方米的新房。
南阳市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阳盆地周边区域俗称“盆沿”的地方,主要分布在伏牛山、桐柏山和东部岗丘“两山一岗一库区”区域。以南召县为例,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地块零散、耕种不便,山区和丘陵面积占比超过90%。
近年来,南阳对散居、独居在海拔高的深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及丹江口水库淹没区的贫困人口,实施“出山离库”,让群众彻底搬出“穷窝”。
王天仓家在村子最后面的山坡上,是3间冬冷夏热的土瓦房。由于先天残疾,他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加上儿子几年前遭遇意外,家里欠了不少债。
易地搬迁政策一落地,包括王天仓家在内的13户群众就成了全村第一批住进新家的人。现在,王天仓准备加入村里的蚕业合作社,“房子都有了,只要肯干,以后生活肯定没有问题!”
两年来,南召县共实施搬迁扶贫项目8个,建房260套3.8万平方米,搬迁安置贫困群众210户900余人,人均纯收入增加到2万元以上。
在南召县崔庄乡大鑫丰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门前的一块荒地上,65岁的魏会乾正带着6个工人收割桔梗的药材籽。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南召县立足山区中药材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扶持涉农龙头企业、种养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选育名贵中药材集中连片种植,建设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时让贫困户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实现家门口就业。
“以前只能顾着温饱,现在要奔小康了!”由于年纪渐大,魏会乾以前只能在家门口打些零工,收入勉强果腹。如今将2亩土地流转给大鑫丰合作社之后,加上一天70元的务工收入,他每年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
产业与扶贫的无缝结合,让南召逐渐形成一个中药材产业集群,为南召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也成为群众脱贫路上的“造血机”。
在石门乡一处农家小院里,一些村民正在与南阳华康艾制品公司签订艾草种植合同。“艾草种植成本低、生长快、管理简单,是条致富的好路子。”程岗村村民张先州说。
“我们的产品现在已经从简单的艾条、艾绒发展为艾制洗发水、面膜、器具等,目前已经帮助46户贫困户脱贫,公司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南阳华康艾制品公司总经理李延庆说,2016年,华康营业额逾3000万元,比2015年翻了近4倍。
目前,仅石门乡已形成6个艾草种植基地,建有艾制品加工企业3个、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以及工艺品有限公司、童车加工厂等数十个扶贫企业,能带动全乡6000多人务工就业。
2016年,南阳通过易地搬迁、产业扶贫两大“法宝”主导,实现4.95万个贫困户、12.74万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