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7年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绿色丝带”舞江滨
本报记者 吴 凯 李治国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记录着上海前进的足迹。跨入新世纪,浦江两岸开始从生产岸线逐步过渡为生活岸线。

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的筑梦过程,是上海这座城市追寻发展新动能的一张王牌。上海已经明确,到今年年底,基本实现黄浦江两岸总共45公里公共空间的贯通开放。届时,黄浦江将成为贯穿上海城市的一条“绿色丝带”,这既是长江经济带开发中一个鲜活案例,也是五大发展理念在上海发展中的生动实践。

去年4月份,本报记者在长江经济带采访中曾经沿江踏访,如今,记者再次来到浦东、徐汇、杨浦等滨江开发区域,感受到一股股攻坚克难、只争朝夕的干劲。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理念的贯彻落实,则是解决产业发展难点、打通往来通行堵点、消除人民群众心头痛点,让黄浦江两岸再获生机与活力的动力之源。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在上海杨浦区看到,从怀德路到丹东路550米岸线沿江地块,近期作为杨浦南段滨江公共空间一期示范段正式对公众开放。曾经的上海水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所在地,如今变身成了一个“生态复合型滨江公共空间+雨水湿地公园”。杨浦滨江投资开发公司规划发展部部长张洪新表示,杨浦区一方面统一编制了沿岸公共空间和产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思路和办法突破瓶颈,加快土地岸线码头空间释放。

随着上海港跳出黄浦江,面向大海另择新址,黄浦江两岸奏响了还江于民、重塑功能的新篇章。杨浦这一工业老区的新变化,正是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建设的一个缩影。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详细规划管理处处长张帆说,上海把握国际大都市滨水区发展趋势,陆续编制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滨江区域规划,建立了多层次的规划体系,为推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概念方案是一个新亮点。

如果说,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开发重点集中在老企业的搬迁、基础设施改造以及滨江公共环境建设,那么新一轮两岸开发的内涵与要求有了全新的切换:不是大开发而是大开放,贯通开放成为人民群众健身休闲、观光旅游的公共空间。

3年前,上海印发了《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对合理指导并高效推进滨江公共空间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上海徐汇区和浦东新区都在整合创新思路,将工业遗存打造成汇集国内外顶尖文化艺术、时尚设计的文化产业带:余德耀美术馆利用上海飞机制造厂飞机库的大跨无柱空间特点改造而成,原中航油储油罐正在改造建设为油罐艺术公园,原来框架结构的老白渡煤仓已被规划为文化产业基地。

贯通开放过程中,传统的沿江公共服务能级也顺势提升。上海黄浦区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业正在集聚形成,可是外马路滨江一带的传统环卫码头仍在忙碌,成为阻断滨江贯通的堵点。经过反复论证,黄浦区提出了“两全之策”——收购附近的一家酒店地块,新建一个垃圾中转站,将水运改为陆运,提升垃圾运输能级的同时,也极大改善了周边景观。

加快企业创新发展

正在建设中的徐汇滨江岸线长约11.4公里,由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建设,记者在长江经济带调研中曾经专门到该公司采访。

如今,记者再次来到西岸公司,董事长李忠辉告诉记者,徐汇滨江曾集聚了包括龙华机场、上海铁路南浦站、北票煤炭码头、上海水泥厂等众多工业设施和重要的民族企业,对于这块市中心最宝贵的“大衣料”,不能将其裁剪成低价值的“马甲”,要让黄金地块产出黄金价值。

“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开放,推进的不仅是沿岸各区产业的转型升级,更为沿岸的传统企业带来了创新发展的契机。”李忠辉说,龙华机场在徐汇滨江的整体开发中迎来了第二春,产业和业态都发生了变化,以现代航空服务业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将抹去人们脑海中对机场的刻板印象。与龙华机场一样,徐汇滨江区域内的良友集团、白猫集团、上海电气等企业集团,都将陆续完成功能置换。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已经成为黄浦江沿岸企业创新发展的一大思路。除了徐汇区的改造之外,记者在上海黄浦区也了解到,这一区域的董家渡轮渡站等3个原有的黄浦江轮渡站,计划实施创新改造,采用办公与轮渡功能分离方式,保留底层建筑和轮渡功能,外迁办公及其他功能,打造屋顶与天桥相连的观景平台。部分轮渡码头正在和交运部门协商,打造轮渡、旅游、观光、休闲等复合功能,实现“陆上看江”和“江上看陆”的水陆联动。

此外,许多企业还以创新、共享的思路来配合“还江于民”的百年大计。以上海杨浦水厂这一百年老企业为例,为配合贯通开放方案,厂方主动与开发部门协调,将源水管向内移动5米。这样,在与厂区距离3.5米处,一座550米的亲水栈桥联通两头,既保护了水厂建筑和生产安全,又实现了道路贯通。

打造城市美好生活

“还江于民”是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全面贯通开发的核心理念。未来,市民漫步江边,将会体验到一个什么样的黄浦江呢?

记者在上海浦东滨江采访时,注意到沿江的人行步道已经再次延伸。“未来黄浦江东岸沿线将以‘城市生活与滨江空间交织互动’为核心理念,把浦东独有的连续性高桩码头改成亲水平台,铺设从滨江至内分别为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三种通道交织的慢行通道,为人们带来多样的慢行体验。”黄浦江东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贯通办主任孙强说。杨浦大桥东段桥墩下,100多年前由英国人建造的亚细亚火油站里,完整保留了全木结构支撑的9号仓库,配合桥下的绿地,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适合野餐、宿营的亲子乐园。

未来漫步江边,市民不仅能感受到“江水可近人”,还能享受到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杨浦区区长谢坚钢告诉记者,杨浦滨江南段的规划,主要是通过对历史建筑的开发利用,结合功能、景观、交通等发展要求来进行的,希望把南段滨江打造成为多样性、智慧型、历史感的城市空间。谢坚钢介绍,“在杨浦滨江段里,我们也在开展历史遗存保护研究和建设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的研究,能够争取沿着黄浦江杨浦段的优秀历史遗存更好地保护下来,像串珍珠一样把它们串起来,尽可能地把一些好的历史文化遗存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未来,市民还能体验到一份沁人心脾的“绿色”,因为绿色发展理念是贯穿浦江开发始终的一条主线。比如,上海黄浦区的南园滨江绿地从建设初始,就立下生态标杆的定位,在集合使用绿荫停车场、雨水回收、太阳能技术等手段的基础上,加入雨水循环系统,有效缓解热岛现象。

上海对于黄浦江的开发建设是整个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的一部分,上海在开发建设中的探索和实践,也在为长江经济带的整体开发带来有益的启发和拓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