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冷空气势力较弱,但是弱冷空气频发,导致此次京津一带雾霾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京津及冀东北地区在1月1日后半夜至2日受东北路弱冷空气南下影响,雾和霾天气出现明显好转
◎京津冀及黄淮江淮等地雾和霾天气近期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或消散,公众在“等风来”的同时也要做好防护措施
尽管与雾霾打了这么多次交道,但是当遇到眼前的这场忽浓忽淡的“跨年”大霾,很多人还是表示:霾的世界我们不懂!
从去年12月28日夜间开始,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以及河南北部就出现轻到中度霾,京津地区次日便雾霾压城。连续几日,窗外的霾一度浓得化不开,并陪伴着华北黄淮的人们一起跨了年。就在人们期盼新年新气象的时候,1月2日忽然峰回路转,蓝天重现,给人们一个大大的惊喜,然而好景不长,没等过饱眼福,霾又卷土重来,1月2日夜间再度袭来。
为何雾霾时起时散?气象专家表示,有一股熟悉的势力正在与雾霾做着不眠不休的抗争,那就是多次拯救“华北之肺”的冷空气。虽然冷空气势力较弱,但是弱冷空气频发,导致此次京津一带雾霾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据专家介绍,此次雾霾“祸起南风”,有燕山太行助阵。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分析称,一方面进入冬季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污染物向上输送,另一方面华北黄淮去年12月28日后处于地面高压后部,偏南风建立,静稳形势加强,再加上华北平原北抵燕山南麓,西倚太行山,在南风形势下对污染物的扩散起到阻挡作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平原上排放的污染物堆积,配合一定的湿度条件产生了雾和霾天气。
雾霾期间夹杂的蓝天,就是弱冷空气的“杰作”。京津及冀东北地区在1月1日后半夜至2日受东北路弱冷空气南下的影响,雾和霾天气出现明显好转,可是由于冷空气势力太弱,在南北风的拉锯战中败下阵来,雾霾重新占领高地。
为什么此次冷空气如此“势单力薄”?张涛表示,这从根本上由大气环流决定。目前,对于冷空气有决定意义的北极涡旋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北美,另一部分位于东欧一带。因此,这两个地区的冷空气势力比较强,而影响东亚地区的冷空气就相对弱一些,容易出现静稳天气。
专家分析,此次雾和霾天气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从2016年12月28日开始一直持续到2017年1月6日;二是能见度低,尤其地面相对湿度增大时,多地在夜间至早晨会出现大雾或霾混合的天气,能见度下降到1000米甚至更低200米以下;三是污染严重,部分地区雾霾持续时间可达到9天至10天,但重污染时段表现出阶段性,各地重污染时段也不同步。
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冷空气影响,京津冀及黄淮江淮等地雾和霾天气近期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或消散。张涛建议,公众在“等风来”的同时也要做好防护措施。一方面,需做好健康方面的防范。尤其是老人与孩子要尽量减少外出,或是户外活动,外出时需戴口罩防护身体。另一方面,要注意交通出行安全。当出现雾和霾天气时,能见度显著下降,夜间和早晨易出现大雾,影响交通出行,高速公路的团雾现象更会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司机在雾和霾天气下应当减速慢行,注意开防雾灯,避免因低能见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