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年来部分国有企业存在的“进新人走骨干”现象,很多人担心这样下去国企人才前景堪忧。在笔者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来,从宏观层面看,人才流动是正常的市场行为,部分民营企业是在凭发展空间和优厚条件吸引人才;二来,从国企流向民企的人才绝对数量不大、频率不高、影响力有限,且双向交流现象也存在,对当前国企很难形成较大冲击力。
换一种视角看,国企人才向民企流动并非坏事,且人才在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合理流动,并不会造成人才损失,相反更能发挥人才对振兴我国经济的作用。一方面,为我国民企发展壮大、解决瓶颈制约提供了有效药方。多年来,对我国民企持续发展来说,人才一直是个需要解决的瓶颈。一般情况下,很多民企本身在人才培养上投入不足,加之过去受就业身份观念制约,此前多年,民企难以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近年来,随着民企经营效益提高和发展活力增强,对人才形成了一定吸引力,也使得国企人才流向民企有了经济方面的动因。我们应该看到,国企人才向民企流动可弥补民企在技术、管理上的短板,为民企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民企广纳人才的环境也为某些产能过剩行业的国企人才提供了出路,节约了民企人才培养成本,提高了整个社会的人才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在我国推进“双创”的过程中,民企需要发挥重要作用;而“双创”战略不只需要雄厚的资本实力,更需要各类拔尖的技术及管理类人才,需要资本与人才“强强联合”。当然,国企人才流向民企,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部分国企经营管理机制方面仍待完善,表明人才使用、人才待遇、人才成长环境等方面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国企改革的目的不应该停留在合并重组了多少企业的层面,还要看国企能否有效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等。因此,高度重视人才、大胆使用人才、激励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应成为下一轮深化国企改革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