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年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龙江农垦友谊农场:
小木耳带来大收益
本报记者 常 理 通讯员 陆书鑫 黄子华

去年6月份至今,黑龙江农垦友谊农场黑木耳产业从零发展到330万棒规模,效益超过350万元。短短一年多时间,黑木耳产业为何会发展得这么快?

“黑木耳产业产生‘核裂变’效应,关键在于我们打破了传统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构,科学建立新型劳动关系。”第九管理区主任沈峰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黑龙江垦区现有水稻生产面积2200多万亩,育秧大棚38万多栋。每年5月稻苗全部出棚下地,大棚基地的秧田就闲置了。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宽职工增收渠道,2015年垦区大力开展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工作,倡导发展食用菌产业和高效作物种植。

友谊农场将黑木耳产业定为方向。谁知思路一出,职工群众嘘声一片,都说农场1万栋大棚都栽上黑木耳,产品卖给谁呀?

面对职工群众的质疑,第九管理区决定以合作社形式发展黑木耳产业,打破传统以人为主体、以规模比例分红的合作社结构,改变对技术人才“租”“雇”的劳动关系,创新倡导成立以技术为主体、以贡献率分红、合作社企业化经营为结构的新型合作社,建立“技术人才+合作社+基地+社员”的新型劳动关系,出台了技术主体不受地域限制、人才分红不受投资规模限制、生产经营不受行政命令限制的“三不限”和大棚设施免费使用等优惠政策,要求生产经营全程公开。

有着15年生产经验的汤原县林场女职工翟艳玲凭借技术优势在农场成立了“金地源”黑木耳生产合作社,带领13户职工群众开展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企业化生产模式,种植规模5万棒。当年纯利润超过5万元,翟艳玲拿到15%的技术贡献率分红,成员投入的每棒效益超过1元。

新型合作社、新型劳动关系吸引了专业人才的加盟。有着多年销售经验的哈工大市场营销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周淑君今年以销售业绩分红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创建了“互联网+销售”“批发市场+代售”“品牌代生产”的销售方式,并注册了“金地源”品牌,产品销售到大连、北京、上海、广东及省内两个批发市场。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增强职工群众发展黑木耳的信心,第二作业站今年规模扩大到70多万棒,带动全场种植规模发展到330万棒,还有10个精准扶贫户加入到合作社,小小木耳产业成为当地职工群众的致富产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