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即将于今年年底正式进行登记,这是今年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期,摸清我国“三农”新家底,意义十分重大。但据笔者在基层了解,少数地区农业普查统计数据存在造假现象,亟待引起注意。
一方面,有部分群众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家底,有的是怕泄露自己的信息,有的是怕说出真相之后国家不再对其进行帮扶和补助,因此把自己的收入压得很低,导致普查统计数据不真实;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为了凸显政绩,想方设法把统计调查人员带到经济发展最好的村或者农户家中进行调查,试图以点带面把整个乡镇乃至县城的农民收入提高好几倍。更有甚者,少数县党政“一把手”为了在省、市排名中增比进位,居然把统计数据抬高,这种荒唐的做法既违背了普查的初衷,也触犯了法律。
农业普查是反映“三农”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只有通过普查了解真实的数据,摸清“三农”基本情况,把握“三农”发展变化,才能掌握农业发展新情况,有效服务“三农”决策。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不仅影响三农经济增长发展,还危害群众。从民生角度来讲,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本来明显落后,但由于造假,普查统计出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却飙升得很高,地方“一把手”的政绩是上去了,但真正的贫困群众却享受不到中央的惠民政策。久而久之,贫困差距越拉越大,离全面同步小康的目标越来越远。因此,必须要加大统计打假力度,谨防农业普查统计数据造假。
在普查工作中,普查人员要做好农户普查数据的保密工作,消除群众顾虑。对于数据造假者,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只有严格依法普查,遵守道德底线,严格落实普查工作责任制,强化监督问责,依纪依法惩处弄虚作假行为,排除对普查数据的各种干扰,才能统计出全面翔实的普查数据,为国家决策“三农”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
(中共贵州省委 陈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