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2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300亿件快件自贵州省湄潭县寄出——
快递业迎来“十三五”开门红
本报记者 刘晓峰 吴秉泽

12月20日,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一位茶农通过中通快递遵义湄潭网点寄出的茶叶成为2016年第300亿件快件。国家邮政局同时宣布,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300亿件,继续稳居世界第一。“十三五”时期快递业发展取得“开门红”。

近年来,得益于快递“向西”、“向下”工程的实施,我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已提升至80%,每年带动农副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数千亿元,仅2016年前10个月支撑全国农产品网销额就超过1000亿元,行业在助力广大农民利用网络打开市场、盘活渠道、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业延续“十二五”时期高速发展的势头,并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趋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8.9亿件,同比增长52.8%;业务收入完成3544.1亿元,同比增长44.3%。其中,11月份快递业务量完成37.6亿件,同比增长44.5%,成为史上“最忙快递月”,日均快递业务量超过1.25亿件,是去年同期的1.4倍。在刚刚过去的“双12”,全天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76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5.75%。

在前3季度GDP增速仅为6.7%的背景下,我国快递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年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大关,首先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快递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能。随着电子商务、制造业、农业等关联产业升级,快递业上游产业环境逐步优化,快递自身提高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的需求迫切,多元、规范、精细化的供给模式正在加快形成。其次,也得益于“互联网+”为快递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快递业对接供需两端,企业积极提高服务匹配能力,服务于各行各业、服务于新经济的生态体系建设开始起步。第三是得益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快递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步入务实合作阶段,中国制造“走出去”步伐加快,快递企业订单处理、跨境运输、海外仓储、境外投递等能力逐步提升。

当前,我国快递业紧抓“互联网+”兴起的机遇,依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加快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基础网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十二五”期间,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7.8倍和3.8倍;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从68.7分提高到74分,时限准时率水平总体保持平稳。在各级地方政府和邮政管理部门的积极支持下,邮政、快递企业实施大投入,基本实现了“两大建设”成果:一个是初步建成了大网络,18.3万处快递服务网点遍布城乡,全国新建、在建快递物流园区超过200个,干线车辆超过20万辆,已有3家自主航空公司,运营全货机81架;第二个是已经出现了大品牌,已有6家年营业额突破300亿元的品牌企业。同时,电子运单、自动化分拣、智能化终端技术广泛应用,智能快件箱、第三方服务平台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