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适应需求升级 促进产业发展
我国消费金融前景看好
本报记者 钱箐旎

◎ 消费金融公司推出消费信贷产品,切合年轻时尚一族,刚需家庭、改善型消费群体的便捷消费需求,行业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 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给予包括消费信贷在内的消费金融公司更大空间去探索和实践

“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热点,金融也是热点,那消费金融也应该是热点,因为它是热点的叠加。”在近日召开的2016年第二届中国消费金融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如是说。

消费金融成绩显著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16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消费信贷是中国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特别是中低收入消费者的金融需求,降低当期预算约束,实现跨期收入消费最优配置。

近几年,我国消费金融取得显著成绩。自2010年银监会批准成立首批4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以来,消费金融公司实现了从试点到设立常态化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消费金融公司已有15家,行业平均单笔贷款金额0.86万元,5000元以下的贷款笔数占整个贷款笔数的60%,真正践行了普惠金融。

“2016年,消费金融公司紧密围绕国家大众消费、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等消费热点,满足传统消费需求,释放新兴消费潜力。”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毛宛苑表示。同时,消费金融公司陆续推出各类小、快、零特色消费信贷产品,极大切合年轻时尚一族,刚需家庭、改善型消费群体的便捷消费需求,行业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不少行业人士都表示十分看好消费金融发展前景,认为未来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捷信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翁德雷·弗里德里奇表示:“捷信将进一步加大在中国的投资,拓展业务布局的深度,为更多中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消费金融服务。”

挖掘居民消费潜力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居民消费信贷在全国银行业的信贷规模中仅占20%,除去住房按揭贷款后,真正意义上的消费信贷比重不到5%,远低于国外成熟市场30%左右的平均水平。在国民经济转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消费持续增加的背景下,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看好,正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壮大,有助于挖掘中国居民的消费潜力,也是中国未来经济转型成功的关键。“消费升级蕴含一般消费和人力资本消费的同步增长。人力资本不仅包含教育,还包含旅游和健康。我国城乡收入差异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升级的步伐并不同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鹏表示,比如家电、摩托车、电动车和农用机械等耐用消费品在城市发展空间不大,但在农村有很大增长空间。目前来看,城市需求主要趋势体现在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广义人力资本的消费上,这是消费公司开展业务的重点。

毛宛苑表示,消费市场快速变化考验着应变能力。“消费金融公司为商业和金融服务,当消费场景发生变化时,金融服务方式随之改变。良好的市场反应速度与业务拓展能力对消费金融公司维持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毛宛苑认为,目前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受传统经营理念和人才因素制约,在市场应变能力、渠道建设能力、金融服务定制能力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和改进。

守住金融风险底线

在李稻葵看来,当前消费金融还没有完全发力,在拉动消费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他建议,只要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就应给予包括消费信贷在内的消费金融公司更大空间去探索和实践。

针对风险底线,李稻葵进一步解释说,一是消费金融公司不要出现一些重大的、连锁性资产负债表经营方面的风险,做到防微杜渐;二是不要引起社会事件,做到这点需要做好两件事,首先管控融资方,在融资时不能向投资者承诺不能兑现的高投资回报率,其次是监管部门需要促进各种不同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

上述报告表示,消费信贷商不仅要从发展普惠金融的角度做大消费金融的“盘子”,更要在风险可控和安全的前提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量身打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负责任、安全和优质地服务已有顾客和挖掘潜在顾客。

众多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银行系和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高管认为,消费金融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以服务客户为出发点,以服务消费为方向,以合规、安全、负责任为准则,以更多元化的经营、更细致的体验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到现代金融服务的便利。消费信贷商要积极发掘自身的特色优势,错位竞争,才能为客户带来更加普惠的消费金融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