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环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谨防美联储加息负面影响
郭 言

在今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决定再度加息。过去的一年中,美联储“用嘴加息”引导市场的做法饱受诟病,其货币政策信用也受到全球市场的普遍质疑。不过,美联储此次加息后,将不太可能像去年那样“拖沓”,可能会在不长的时间内迅速实现加息目标。这将给全球金融市场再度造成重大冲击,对各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产生影响。

在2014年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之后,美联储曾提出较为明确的加息政策标准以稳定市场预期,即“美国经济继续温和增长、就业市场进一步改善和中期通胀水平回到2%目标”。不过,在实际决策中以及近两年一系列会议纪要的描述中,这些数据要么十分不稳定,要么就从来没有成为美联储决定加息的关键因素。

从今年美国有关数据来看,一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1%,二季度1.4%,到三季度首次修正数据时则突然蹿升至3.2%。这种大幅度的变化固然可以理解为美国经济走势向好,但从另一面看,也反映出美国复苏基础不牢固的现实。经合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9月份和10月份分别下调了美国今年的增长预期。此外,美国今年以来的消费价格指数保持温吞状态,多在1.5%左右徘徊,9月份、10月份、11月份的非农就业数据一直未达预期目标,劳动力参与率也始终在62.7%上下小幅波动。综合这些情况考虑,不难得出结论,即单以通常标准衡量,美国经济目前的状态是不适合加息这种政策操作的。

那么,美联储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释放加息信号?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疲软以及资本避险情绪上升。同时,美国又无意或者说无力通过国内结构性改革来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摆脱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合适时机启动加息,可以强化美元升值预期,带动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同时使美联储尽快摆脱低利率,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来应对后续问题,这些因素成为美联储加息的重要动力。换句话说,美联储加息不仅是为了处理已有的问题,而是为可能出现的问题留出更多处置余地。结合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近期有关加大对其国内投资的言论和举动,更有理由相信这种操作的动力所在。在美联储“信用透支”一年之后,此次加息后的节奏可能较今年更快。

去年12月中旬美联储启动加息后,对全球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在今年1月份释放出来,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负面冲击。此次加息之后,类似负面影响可能再度发生,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经济体必须作好充分的应对准备。特别是美联储加息节奏加快后,对各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势带来的影响更需要关注。上周欧盟延续宽松政策的决定看似矛盾,实际是对美联储加息影响的一种应对。

对中国而言,应积极稳妥地应对美联储此轮加息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冲击,这不仅需要做大做强经济基本面,不为外界风雨所干扰,而且也需要做好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预期管理,加强对资本流动的密切监控,尤其需要警惕那些颠倒主次、过分渲染外储规模变化的声音,以及由此可能对企业和个人预期带来的负面影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