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农业大市,河南周口挑着全省的“粮食重担”。如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走好传统农区工业化发展路子,成为周口能否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
如今,经过创新和开放,一家家农业企业活力焕发,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商贸物流如火如荼……周口工业经济正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以农为本 创新发展
位于周口市太康县通泰纺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清花、梳棉……在进口生产线上,棉纱在几秒钟之内就完成了搓捻。公司总经理李阳光告诉记者:“以前生产1万纱锭大概需100人,现在采用智能化生产线仅要15人,年底我们还要再更换新设备,到时只要两个人就够了。”
棉纺是太康县的传统产业,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太康纺织业华丽转身,全国最大的差异化纱线生产线、全国最大的差异化弹力面料生产线、全国最大的裤装集群等多项“冠军”齐聚此地。一条完整的纺织产业链条逐渐形成:鸿文纺织生产的弹力丝线,为纪梵希、迪奥等国际品牌提供布料;润泰服饰与台湾大润发共同打造了国内最大的针织内衣基地;天顺纺织是日本优衣库公司订单生产基地……仅万利源棉业一家,去年销售收入就达13亿元。
不只是纺织,依托当地深厚的农业基础,借助创新,周口工业的比较优势开始显现:金丹乳酸用玉米做原料生产乳酸系列产品,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生产规模亚洲第一;天豫薯业依靠技术创新改进15道红薯深加工工序,使淀粉纯度提高到99.99%,刷新世界纪录,产品远销海外……目前,周口已逐渐培育出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和装备制造、电缆电器、新型建材三大高成长性产业。
以农为本,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周口的工业“触角”逐渐苏醒。
项目引进 借力开放
周口经济“短在工业、差在项目、难在思想”。为缩小发展差距,周口市通过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增投入、求开放、强后劲、促发展,释放了发展活力。
周口曾是远近闻名的制鞋名城,但产业底子薄、品牌弱,产业集聚合力不足。2014年起,周口围绕“产业招商”,引入中原鞋都项目,带动引进制鞋企业1000多家,年产成品鞋达到30亿双,带动产值3000亿元以上,使周口成为重要的制鞋基地。
“开放带动要紧盯世界500强、国内百强、行业十强,通过组建新的企业集团和跨地、跨国公司,实现借力发展、高端发展、快速发展。”周口市市长刘继标说。“十二五”期间,富士康、娃哈哈、正大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扎根周口,外贸出口总额是“十一五”期间的两倍。
在周口市商水县阿尔本制衣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件件产品走下生产线,即将出口到欧洲、美国和日本。总投资5亿元的阿尔本制衣项目于2011年落户周口,与ZARA、H&M、优衣库等国际品牌有着长期紧密合作。企业董事长吴丽霞坦言,选择商水,看重的就是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商水县是国家级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县,阿尔本制衣厂借助“巧媳妇”工程,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解决就业岗位近5000个。
通过引进一大批重点产业,周口经济驶上快速通道,从传统的“黄牛拉车”变为“双轮驱动”,潜在优势充分激发。
商贸先行 后发崛起
周口“空中通途”指日可待,“高铁时代”加速到来,5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内河航运通江达海……凭借着逐渐成形的立体交通网络优势,周口后卫变前锋,三川河畔活力四射。
位于周口川汇区的华耀城,人流车流络绎不绝,已入驻商户2300多家,每天来往物流车辆200多辆,短线可覆盖周口八县两市180多个乡镇,长线物流通达全国。建材家居市场项目建成后,将与国内知名品牌好百年家居、超大规模仓储物流园形成联动效应,形成50万平方米全产业链建材家居市场。
不久的将来,华耀城将成为豫东南最大的现代化综合商贸物流中心,集商贸交易、物流集散、电子商务、特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可带来4万个创业机会,10万个就业机会。
华耀城是川汇区发展战略的经典之作之一。在周口,各县市区都规划了重振商贸的新布局——以商贸兴区为引领,川汇区将商贸物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构筑了“两街三圈四区”商贸发展格局。荷花市场综合改造高端城市综合体、周家渡口古街综合体,关帝庙特色商业区,天下粮仓文化旅游综合体等一批新型商业项目的投入使用,让豫东南商贸物流中心这张名片更加耀眼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