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从建设起步的艰辛,到交接入列的荣光,这座承载着国人梦想的大船每一点进步和完善都浸透着海军建设跨越式发展的荣光。大船上兵来兵往,然而有一些面孔却始终伴随巨舰乘风破浪——他们,就是辽宁舰高级士官群体。
创业岁月
午后,金色的阳光倾泻在海面上,辽宁舰安静的停靠在码头旁,像一位意气风发的巨人等待开启新的航程。
从高耸的舰岛到宽阔的飞行甲板,从宽大的机库到水线以下的机舱……要想用脚步丈量辽宁舰的每一个角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座拥有20多层3000多个舱室的庞然大物,光是内部通道加起来总长度就有数十公里。曾有人打过一个有趣的比喻,如果一名刚出生的婴儿从第一天起,每天换一间舱室居住,当他住遍所有舱室走出辽宁舰时,已经10岁了。
如此庞大的“海上城市”,怎样管理、怎样运行,怎样最大限度发挥它的战斗力,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里都渗透着学问,也凝聚着很多官兵的汗水。
听那些上舰多年的老兵讲,创业之初的岁月艰难而曲折。尽管这些老兵在投身航母部队之前都是长期奋战在海军建设第一线的精兵强将,但是,第一次钻进如同迷宫一样的通道,面对两万多台套装设备和上万公里长的管路、线路,他们还是晕头转向。
当时的辽宁舰还处于施工状态,通风、照明等系统都还没有安装完毕,舰上弥漫着厚重的粉尘和各种刺鼻的气味,舱室温度接近40℃。为了尽早全面准确地摸清舰体结构,掌握装备系统,老兵们戴上头盔和呼吸器,打着手电,领着大家钻舱底、摸管路、测数据、画图纸,靠着一股顽强拼搏的劲头绘制完成了上万份装备系统图,记录积累了厚厚的一摞笔记和教案,迅速掌握了航母装备的基本技术性能。
动力系统是航母的心脏,为了尽快让这颗心脏跳动起来,老兵们在最冷的日子里上舰,协助工厂展开防冻值班。当时既没有安装好通风设施,也没有完全包裹蒸汽管路,机舱内最高温度达到63度,而甲板外却是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到了凌晨老兵下舰时,衣服上的汗水瞬间就结成了冰霜,像穿上一件件“冰盔”。
为了在完全没有图纸资料的条件下,准确测量航母上航煤舱容积数据和舱室结构,航空油料区队长王春辉带领区队战士在深舱日夜攻关,对全舰近二十个大小油舱和管路逐一进行人工摸排测量。
当时,航煤舱里一无通风、二无照明,漆黑一片、深不见底,到处充斥着航煤挥发后产生的刺激性气体,哪怕在里面待上片刻,都会感到呼吸困难、头晕恶心。王春辉每次都要换上沉重的呼吸器下舱作业,而呼吸器的有效载氧量只有半小时,考虑到舰员的体力消耗,通常要求15分钟就进行人员更替。但王春辉下舱测量从来不计算时间,每一次都要等到呼吸器出现报警,才会汗流浃背地从舱底爬出来。仅仅一个月时间,他就凭着人工实测的精确数据,做出航煤舱群1∶200的精准模型。
作为中国第一代航母水兵,他们从零起步,通过不懈的拼搏和努力,仅用两年多时间,在航母交接入列前半年就实现了全员自主独立操作装备,提前3个多月实现全面接管所有装备,创造了海军接舰历史上“第一个全员通过接装培训、第一个全员完成上舰资格论证、第一个介入装备监理、第一个参加混合岗值班、第一个提前接管重点装备舱室”多个历史性第一。
开拓创新
开拓,是第一代航母人身上最鲜明的符号。在辽宁舰,航母人把自己创办的“舰报”命名为《开拓者》,把广播称为“开拓者之声”。为了尽快克服技术难题,提高驾驭水平,他们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奔波着。
2012年4月,辽宁舰进入到航空舰面专业设备的调试阶段,航空部门舰面中队区队长翟国成带领战士们正在检查甲板上各供给舱口盖的闭合情况。突然,一声惊呼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来一名战士在使用厂家提供的扳手开启舱盖时不慎将手划伤。从那天起,从来没学过机械制图和金属加工的翟国成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改进好这个扳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战友安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向身边的大学生士兵求教,通宵达旦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凭着自己多年的机务保障经验,他一次又一次改进设计方案,通过反复试制和实际试用,终于设计出了符合实际操作需求的新式扳手,并注册了个人专利。部队首长亲自把它命名为“翟国成扳手”。
2013年8月12日,辽宁舰出航在即,前导航雷达突然出现异常。负责设备研制生产的相关厂所,立刻组织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会诊”,但负责设备生产的两个厂家对故障原因判断各执一词:交换机生产厂家认为是设备本身无法接收信号而影响雷达扫描;但雷达生产厂家却认为是信号传输异常导致扫描故障。排故工作一度陷入停顿。
导航雷达堪称航母的“眼睛”,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出航任务在即,此时发生故障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在这时,参与排故的航海部门士官长黄活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雷达生产厂家将前后2部雷达不通过交换机独立工作,以检测单套装备系统状态,同时建议交换机生产厂家同步检查交换机及传输线路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排除以上故障因素,则基本可以确定是雷达接收信号异常导致的问题。
后来,按照黄活明的排故思路,故障被顺利排除,导航雷达擦亮了“眼睛”,恢复了正常运行,辽宁舰如期出航。
信息化战争,时间就是胜利。辽宁舰作为全新的作战平台,如何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的情况下,提高各类装备系统的整体效能?
“缩短航母备战备航时间,就是缩短从训练到实战的距离。”在机电部门电力中队电工区队长王丕军的脑海里,始终萦绕着一个课题——如何从供电环节入手,提高航母备战备航效率?通过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反复推演电力系统组网运行模式,他认识到,如果能有效缩短航母全舰供电时间,就能有效提高备战备航效率。经过成百上千次打磨,一份手工绘制的整套全新的《电力系统综合组网运行图》呈现在专家面前。经过军工企业反复试验论证,证明这项研究切实可行。按照新的方案,军工企业改进了航母电力系统运行组网设计,有效缩短了全舰供电时间,进而使全舰备航时间整整缩短了半个小时。
航母情结
现代化餐厅、洗衣房、健身房、垃圾分类处理站、邮局、超市……这些在陆地上才能享受到的生活条件如今在航母上都已经成为现实。这里的咖啡香浓醇厚,这里的芒果慕斯香甜可口,各种小菜色香味俱全……凡是到过辽宁舰就餐的人,无不称赞厨师手艺。
作为炊事保障组的一名老兵,唐新征士官长做的每一道菜都融入了他对航母和航母官兵浓浓的爱。针对南北方人饮食习惯的差异,唐新征经常带领炊事人员对菜品进行革新,尽量满足官兵提出的要求。他常说,“航母官兵来自五湖四海,要照顾不同人的饮食习惯,让他们上舰就像回家一样温暖”。
2013年冬,南海。辽宁舰执行首次跨区航行任务已近25天。可官兵们一日三餐依然能吃上绿油油的新鲜蔬菜。这让一位曾在多型舰艇上工作过的海军机关领导感叹:“以前在老船上出海,一盘绿色蔬菜都是奢侈品,现在航母出海这么久,还能每天都吃上新鲜蔬菜,太不容易了。”
他也许并不知道,航母上果蔬实现长期保鲜,得益于舰务部门士官长钟锋的建议。在早期的几个航次中,由于航母补给量大,果蔬保存是个难题。看着冷库里一筐筐果蔬变色发黄,甚至腐败变质,心急如焚的钟锋广泛查阅资料,了解到民用果蔬加工企业运用“气调保鲜装置”延长果蔬保质期的办法,立即向工业部门建议将其“移植”到航母上。通过配合厂所多次进行试验,终于达到了对舰储果蔬长期保鲜的良好效果,为数千名舰员过好“航母生活关”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还结合航母库群分布特点和不同食品的储藏需要,摸索出中国海军航母部队食品物资补给的新模式,使补给、发放物资效率提高一半以上。
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都能看到航母人执著追梦的身影。一位正在站岗的年轻水兵对记者说,航母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是民族复兴的标志,在这里站岗,我骄傲!
百年航母梦已经沉淀为一种家国情怀,每一个航母人都像建设家园一样为航母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当下,我国正在自主研制新一代航母,相信会有更多有志之士集结在梦想的旗帜下,乘风破浪,驶向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