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消费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赛道仍需专业精神
安 之

消费频次高、可重复和极度依赖营销,让餐饮行业从本质上来说,与互联网堪称“天作之合”。随着普通消费者主导的市场越来越成为传统餐饮行业的必争之地,通过互联网来提升导流和服务效率,指导精细化经营和决策,也成为餐饮商家的必然选择。

市场需求决定发展速度,能够看到传统餐饮企业的热切期待,也能看到在从食材到渠道到支付到营销到数据分析,事关餐饮业的各个环节,基于互联网的创新都在百花齐放。但另一方面,受资本寒冬影响,创业团队们的更新换代速度同样令人惊讶。这意味着,在互联网与餐饮行业融合过程中,传统餐饮企业和新兴服务商恐怕依然要牢记一个原则: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在餐企端,寻找怎样的合作伙伴是缺乏技术储备的传统企业最困难的选择,盲目决定、随意更替显然不是低成本高效率的选择,传统餐企在上马合作项目前,依然要对市场有所研究,充分了解各个服务商的能力与长项,并选择与自己特色相匹配的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各个环节“触网”后形成的数据未来如何运用的问题,提前为未来的智能决策打好基础。

而对于服务商来说,从目前来看,不少服务商还停留在“烧钱营销”的阶段,比如硬件补贴甚至硬件免费屡见不鲜,而这也折射出其相对浮躁的心态。它们同样需要认清现实,尽管餐饮行业的“盘子”巨大,但餐饮管理软件并非是个“低门槛”的市场。餐饮行业的每个业务流程都有大量的细节需要去理解,并对之作出合理的处理,如果没有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与洞察,做出来的产品往往无法落地,即使落地,其模式在没有得到市场确认的情况下就急于扩张,也容易导致失败。在餐饮领域,服务商要学会吸纳传统行业人才,借助他们对行业的认知经验,设计出真正能够解决传统餐饮企业“痛点”的产品,以口碑效应来推动“滚雪球”式的增长。此外,还要及时响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的餐饮种类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商家,给予“千店千面”个性化服务。

餐饮行业互联网化服务市场的蛋糕很大,行业壁垒也尚未明确建立起来,这是一条新的赛道。在这条新赛道上,仍需要专业精神。只有如此,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数据挖掘才能真正为餐饮业的明天赋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