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来了!”在贵州省安顺市,每当山东省青岛市的帮扶干部到来时,当地群众都会发自内心地说出这句话。赢得这句掏心窝子的话,源于青岛与安顺的干部群众20年来携手共赢奔小康的成功实践。他们共同探索出了构建造血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的对口帮扶新路径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坝羊乡的大山里,数千亩茶山郁郁葱葱,沿着水泥铺就的盘山路蜿蜒而上,不时会看到村民正在清理茶田里的杂草。“这里的老百姓过去都是靠种粮食生活,可是收益低、难脱贫,多亏青岛市出资帮我们修起了盘山路,发展起了茶产业。”映红茶场的负责人陈茜告诉记者,现在她们已跟周边村庄近600户农民签约流转土地种茶叶,农民不单有土地租赁费收入,还可以在茶场打工,每月人均收入近2000元。
把钱用在“刀刃上”
青岛市从1996年开始与安顺市对口帮扶以来,始终把“安顺的事”看成“自家的事”“分内的事”。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提出,要“带着使命帮、带着感情帮、带着责任帮”,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帮扶任务。
“‘自家的事’就要做雪中送炭的事,为的是把钱用到‘刀刃上’,以帮助更多的人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青岛市经合办派驻安顺市的挂职干部郭可伟对记者说。
“雪中送炭”帮助一个又一个贫困村庄找到了发展路径。镇宁县大山镇大寨村四面环山,道路不通,是有名的贫困村。青岛市李沧区投资42万元,帮助大寨村修通了进村路,安装了自来水,特别是帮助他们调整了产业结构,把以前以种水稻油菜为主,调整为种植莲藕。“李沧区政府帮我们买种子、买肥料,免费送给老百姓种植。一开始大伙不敢种,后来发现种莲藕比种水稻收入要高4倍,便纷纷开始种植,现在已发展到1000多亩,大多数老百姓都脱贫了。”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陈邦仲说。
据统计,20年来,青岛市累计为安顺投入3.5亿元资金,援建了300余个开发式扶贫村和美丽乡村的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交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产业扶贫、抗灾救灾等项目2500个,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就医、上学、饮水灌溉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
“在青岛帮扶安顺的20年间,两地人民之间有着亲如手足的感情。青岛各市区、各民主党派、企业和志愿者团队等分别开展了捐资助学、助困、助老、救灾等活动。”安顺市对口帮扶及对外合作办专职副主任胡铭说。
把力聚在产业上
“安顺要形成内生动力,产业发展是根本。而青岛在帮扶安顺的产业发展上,是不遗余力的。”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说。
从青岛市崂山区到安顺普定县挂职常委副县长的李文,本来一年的挂职时间已到,可以回到青岛,但他主动多留一年,为的是让“青岛小镇”这个大项目彻底在普定县落地。“‘青岛小镇’项目总投资10多亿元,是一个集休闲度假、有机农业种植、娱乐、养生以及特色餐饮为一体的旅游养生综合体。”李文介绍,他第一年来挂职时,引进了这个项目,但后期落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为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他决定再留一年,“现在项目已经开工了,建成后将成为安顺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文的行动是青岛市不遗余力帮助安顺市发展产业的缩影。青岛与安顺对口帮扶以来,先后签下投资合作项目51个,投资额175.6亿元。其中已落地项目23个,总投资87.1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8.32亿元。以最早落户的红星集团为例,目前已累计投资13.2亿元,上缴税收5.8亿元,带动直接就业3400余人,间接就业近万人。
现在,青岛又把“青岛安顺共建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作为青岛帮扶安顺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在位于安顺西秀区的共建产业园区里,记者看到一栋24层高的大楼已经封顶。“这是青岛华通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的,总建筑面积逾75000平方米,是集酒店、商务办公、时尚消费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服务中心。”西秀区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小农告诉记者,青岛市已将这个园区列为青岛的第十个开发区,“目前已有30多家青岛企业来此考察,签订投资协议22份,投资总额30多亿元。现在已开工建设了3个青岛项目,总投资6.9亿元”。
引进项目的同时,还要帮助产品走出去。安顺茶产业与青岛的对接,就是一例。“去年以来,我们已组织了安顺几十家茶叶企业到青岛考察,安顺的茶叶企业已经可以加入青岛的茶叶协会了。”郭可伟告诉记者,通过他们的牵线搭桥,已有多家企业与李沧区茶叶市场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已销售茶叶2万斤。“我们对青岛的茶叶市场很感兴趣,好多家企业已经协商好了,要组团到青岛开专卖店。”安顺瑶池茶场总经理杨金刚对记者说。
扶贫关键是扶智
“扶贫的关键是扶智。安顺的落后,根本还是教育的落后,安顺要赶超,必须大力发展教育。这个教育也包括革新干部群众思路和方法,由此找到后发赶超的路径。”周建琨说。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青岛在帮扶安顺的教育事业上,特别舍得。安顺市平坝区第一小学的1号教学楼,因汶川地震成为D级危楼,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就是青岛市市南区投资1500万元帮助重建的。“青岛不单在硬件设施上帮扶,在软件建设上给我们的帮助更大。”平坝区教育局副局长黄光俊告诉记者,市南区与平坝区建立了教育双向交流机制,市南区派出多批专家送课到平坝,平坝派出了多批校长、教师到市南挂职学习,双方12所学校结成了6个对子,使帮扶更加精细有效。“目前平坝已有上千名教师参与了互动交流,平坝的教育质量得到很快提升,迅速缩短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黄光俊说。
目前,青岛与安顺教育领域的这种深度互动已成常态,两地间有90余所中小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青岛市5所职业技术学校与安顺市3所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联合办学、师资培训。山东省远程教育研修平台向安顺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免费开放,今年已有2.4万名教师参加网上培训。安顺二中和青岛二中目前正在打造“未来教室”,两所学校的学生以后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上同一节课,进行实时问答互动。“而且,青岛对我们的帮扶,最大的收获是教育理念的提升。”安顺二中校长郑晓鑫说,通过交流,安顺教师们提升教学技能的同时,视野更开阔了、思维更活跃了。
与此同时,两地人才培训和干部交流的工作也全面展开,近年来,青岛为安顺举办各类培训班40余批次、培训干部1500余人次。许多干部和村庄的带头人,就是通过参加培训班,打开了创新和致富思路。
2013年,新一轮对口帮扶启动以来,青岛在智力扶贫上又一次做起了文章,互派挂职干部,成为有效手段之一。青岛市李沧区委副书记管成密,目前挂职安顺市副市长,作为青岛第三批来安顺挂职的带队干部,管成密表示,挂职干部在许多工作的协调落实、全面互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双方合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向民间延伸、向深度融合。“我10年前来过安顺,与10年前相比,安顺人更自信了,党员干部工作中充满了精气神。”管成密说。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安顺市政府办公楼前悬挂的这个横幅特别引人注目。今年以来,安顺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贵州省均排首位。这一成绩或许能诠释横幅里蕴含着的精神。